第929页

可惜密磁系统现在还没办法装到脑袋这么小的地方,也没有解决强磁磁化等问题,不然这种型号转为前线观察员也不错。

沈文剑操作的机器人,现在就在油湖基地,等待运载吉云的白天鹅到来。

调出机器人列表页面,现实航线图,航程还有两个小时。

把机器人停靠到充能桩上待机,沈文剑在一万两千公里外的玉剑山上取下头盔。

这头盔是有线操作,有两根小拇指粗细的纺织面料缆线连接着“按摩椅”,椅子里还有一大堆设备支持它的运转。

可惜这不是个可以普及的技术,没有学会神念外放的人根本操作不了。

盯着头盔好一阵,沈文剑摇摇头把头盔放在扶手侧面的头盔架上。

坐在椅子上,做个手势,把飘在脑袋后面的通讯机器人摆到前方,给刘丹长老打个电话报备之后的时间安排。

还要对通讯机器人的铃声做重新设置……新机器就是这么麻烦,还没有到功能整合的阶段,很多东西都要另外安排。

一阵折腾,又给自己准备了一壶茶,才重新坐下来戴上头盔接入。

吉云到达的时间点还没到,他操作着机器人查看着油湖营地。

如果是人员行动,在油湖营地上面乱飞不知道会被多少机器人拦住“检查证件”,机器人在这一点上就很方便,因为别的机器人可以远程识别。

油湖营地在油湖区铀矿挖光后迁移了一次,当时顺便把扩建工作做了,现在的机场并不比东边的友谊城小多少,只是停机量仅有八架。

另外就是庞大的待机区,和一个包括院子在内加起来不足八千平米的人员临时落脚点。

油湖营地的地下比友谊城平均高出25度,很可惜跟友谊城一样,地热能并不好用,对于近十万台机器人的待机点而言,土层热传递速度实在不够看,勉强作为检修储备用。

现在油湖的主要能量来源是风能和营地外的热阵列区,仅有的一套小型裂变冷水堆在储备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开启,毕竟那东西一开就是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