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页

不管怎样,同步天基平台的升级只能放到事后再说,眼前还得把联合体的天基部队干掉先。

沈文剑让冷云发布的一串指令,就是为此服务。

现在空间站的支援分作两个部分,自动反应与指令支援。

自动反应是提前设置的,一旦爆发战事,就会大量释放“飞针拦截器”,这次的突发情况有三个战斗点,空间站一次就抛出三万枚飞针拦截器。

这些拦截器此时都在操作员的控制下变轨,一百秒内就会接触。

指令支援释放的则是空间站制造的放大版飞针拦截器,它的数量较少,但威力更大的同时,允许更大角度的变轨率。

轨道作战,不是想怎么飞就能怎么飞的,在几公里每秒的速度下,正常飞行器每秒的角度变化率连一度角都到不了,变化率增大会导致失速下坠。

飞针系列的拦截器也受此限制,为了增大轨道变化率,必须有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速度。

总之大飞针的作用,是防止对方进行特殊机动,避开自动拦截的部分。

这回联合体显然也是有备而来。

此时已经出现的三个战团,有一个居然是向西的。不过大概是低估了飞针的常规部署量,沈文剑和冷云来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

但是,不能因为战斗结束,就忽视逆向发射的战斗单位,它们明显是用来给前方部队争取时间的。

玉剑山部署的飞针密度相当高,全区部署总量是六千台,集中在豌豆湖区,平均每5秒就有一台飞针越过上方。如果不派遣逆向部队,战斗会在临近轨道高度的地方发生,而且飞针会从上往下打。

……没接触过太空战的人会疑惑为什么太空里还有高地优势,其实只是简单的光学优势。

居高临下,地表会有漫反射背景光,从下往上的,却很难从一片漆黑里找到表面做过处理的拦截器。光学以外的手段,在低轨道区域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带电离子、辐射等。

向西的战斗单位,给另外两个战团争取了大约一百四十秒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