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用这种手段显然上不得台面,但从推论上看,赵匡胤直接干掉自己获益巨大。郭绍手下虽然有很多武将恐怕还是不服赵匡胤,但没有人再建立和后宫符后的桥梁了,赵匡胤的压力骤减。

刺杀在历史上也经常有记录,最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最近的出名事件唐宪宗时期,节度使刺杀宰相,那宰相叫什么郭绍记不得了,只记得在书上看到过……那官儿确是很大方,骑着马大摇大摆走大街去上朝,结果被刺客先射伤然后从容割下首级。早上买的饼还在手里没吃,真可怜。

郭绍不想重蹈覆辙,现在他一番部署,任谁想暗地里下手都难办。首先他是在厚木板的马车里,没有热兵器无法远程对他造成什么伤害;随时有护卫,他自己也能打,人少了别想拿他怎样。其次从请报上控制,一旦对方动静大了,能提前得到消息。

不管怎样,反正郭绍现在挺怕。他暂时没想着玩阴的,但琢磨着别人也不要想暗算他。

京娘说完就离开了,要去一趟玉贞观。玉贞观本来就是她的,她直接坐马车就去了。

大相国寺南边,便是她的小道观。路上要经过大相国寺,刚走那里过,忽然有个戴幞头的人站在街中间,车夫急忙止住了马。

那人便走上前几步,作揖说道:“见过玉贞道长,在下是你老家的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京娘挑开帘子,皱眉道:“姓甚名谁?”

那人道:“说出来了恐怕不太好。”说罢从窗户扇看进来,瞧了一眼车上的另外两个妇人。他又道:“我是谁不重要,你也不认识我,重要的是‘想见你的那个人’,你一定认识……”

京娘听到这里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忽然猜到了是谁。她意识到身边还有个巧娘,这女子是郭绍麾下士卒的遗孀;还有马夫也是郭府的部曲……有些事一旦在郭绍面前提起来,就怕说不清楚。

她心下有点慌张,脱口问道:“他想作甚?”

戴幞头的人道:“就是想和你见个面、说几句话叙叙旧,咱们找个地方如何,还记得最后一次与他见面的……”

京娘顿时大怒,她的性子确实比较干脆,当下忘记了担忧,骂道:“滚!”

戴幞头的人一脸愕然。

就在这时,忽然见几个骑马的人策马而来,中间一个同样戴幞头的黑脸大汉,不是赵匡胤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