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

……郭绍坐在一张木板拼镶的粗糙案板前,挠了挠后脑勺。只觉得权力大了还是挺不省心,提起笔在自己的小册子上写了几个字:治理的理念,认同大周。

理念是定下了,他认为这是最明智的方向。但是具体怎么实现,还是一头雾水;得等回朝之后,让那些经验丰富的宰相出谋划策。

而占领的前期,郭绍想了一番,写道:减少蜀地因战乱造成的破坏。税收等各方面先保持原状,切勿轻举妄动;武力占领方面选择能约束将士、有仁心的武将。

接着他又从布口袋里翻出了一大叠纸,见左攸正在旁边瞧着卷宗,便递过去道:“这些各军、各指挥的请功奏报,你帮我整理一下。”

左攸接过来说道:“是,主公。卑职尽快瞧瞧。”

郭绍道:“整理出一张条目来,要简单清晰,让不认识字的将士都听得懂。先公示各部在各次作战中的功劳、伤亡,先不用决定怎么封赏,让大伙儿都知道究竟立过什么功。

然后我去各部转转,要是有人觉得有言之不实处,再修改。”

左攸笑道:“主公计较那么细,恐怕将士们也不会那么计较的。”

郭绍道:“只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一定要公平。咱们得作出姿态,只要奋力作战、拼杀才能得到应得的奖赏,咱们这支军队才有斗志。否则怎么做都是一样的待遇,谁想冲前面去送死?”

左攸所有所思:“这么说来,史彦超功劳挺大的。”

郭绍道:“所以他好好的很逍遥,军职暂时没法升了,回朝后给些兼领的可以多领俸禄的官职。”他说罢骂了一句,“还把我的坐骑赢去了,娘的。”

他虽然骂骂咧咧,但心里还是憋着一口气:打辽国!辽军也不是刀枪不入,更不是巨舰大炮的列强,有什么不能动的?

幽云十六州,但凡稍微懂点历史的现代人,已经一千年了,无不觉得是一块永远的伤疤!别说在一千年里叫人扼腕叹息,就是古人也一直惦记着。比如雄才大略的柴荣就一门心思要收复幽云十六州,因为那是一块能叫世人激动的地盘,谁能拿回来,必然被奉为神灵一样的人物,地位远超一般的国君。

那么问题来了:要是国力、战力都不如辽国,怎么收回来?光嚷嚷有用吗?

郭绍按捺下心中熊熊燃烧的野心,暂时忍了。

就在这时,卢成勇走了进来,俯首在郭绍耳边悄悄说道:“更蜀国使臣一起来的一个宦官,让京娘叫到她的帐篷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