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页

郭绍脸色不虞,王朴正瞧着他手里的纸。

按照平常的习惯,郭绍看了奏报后,一般会递给左右同观,然后大伙儿给出谋划策。但这回郭绍没让周围的人,径直把纸叠起来,往衣袋里一塞。

王朴遂不再吭声,左攸问道:“发生了何事?”

郭绍道:“和史彦超奏报差不多,这次是黄河那边出石,诋毁太后和我。”

左攸道:“大江边那块石头,应该是南唐国的人干的。黄河里也捞出来了石头?北汉的奸细作为,或是河东……”

郭绍不答,皱眉寻思了一会。心道,从水里捞石头强加“天道”的事似乎成了自古的套路,黄巾军干过,武则天也干过……这回倒好,自己还没准备故弄玄虚,别人先把事儿办完了,不过写的却不是啥好话。

同时也证实了一件事:他谋划通过对外战争提高声望、然后称帝的意图,太过明显,不止一两个人猜到;这回攻灭南唐,班师回朝趁手里有兵权动手的时机,也被很多人盯上了。

相比赵匡胤突然制造机会、刚出国门就动手的时机选择,郭绍现在遇到的机会更顺其自然,但也太明显。

在场的人除了王朴左攸两个文官,还有李处耘、罗彦环两个武将。一众人沉默了好一阵,王朴才开口道:“留驻江宁的武将,老夫仍举荐曹彬。灭国易,守土难。去年底我朝能对南唐国用兵,蜀国归复后的太平形势起了关键作用,不仅为我朝开战输送了大量钱、物、人,也没有在后方牵制大周兵力。南唐国灭,天下封疆裂土之势仍未结束,对南唐国的治理还得仿效蜀国的法子。曹彬去年驻蜀国,能约束将士,今年再让他留驻江南,并无不妥。”

王朴似乎对刚才的事充耳不闻。

郭绍道:“王使君所言不无道理。眼下先遣使去南都(南昌),劝服剩下的地方归顺才是当务之急。”

王朴抱拳道:“南唐国还得有人主持做一些善后之事,吴越国那边也要就近派人来往,若郭将军此后要带禁兵班师回朝,老夫自请留江南。”

郭绍听罢,忽然有种猜测,王朴并不想要“拥立从龙之功”,但也不愿意阻止;所以才想留在江南,远离这一次内部争斗……目的可能是保住忠臣的名节。

王朴如果真是这种心思,郭绍也能理解。但一时间还是有点添堵,好像是被朋友冷落一样的感觉……或许,将来根本不会有朋友了。

这时王朴又执礼道:“老夫今日要说的话,说完了,先行告辞。”

郭绍也没留,送至大堂门口。返身回来时,大堂里除了自己只剩下四个人,便是上次在山村密议的这几个,还有站在门口的侍卫武将覃石头。郭绍一言不发,径直往里面走,其他人顿了顿,也跟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