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页

宫妇们道:“一定是姓李的干的!”

张氏也这么断定。那米要煮熟才能成为饭,现在还是热的,不是有人故意放在里面,哪来那么大条的蛆虫?这万福宫里最恨她的人就是太祖的嫔妃李氏。当年太祖在世时,她就和张氏不择手段争宠,后来俩人都没有得到皇子,李氏把罪都归结在张氏身上,进了冷宫仇怨还没化解。

张氏只是一时气愤地说下毒。说完了一寻思,不由得心生冷意,因为她觉得真有可能……就算她被人害死了,这冷宫里的人命谁来过问?稍稍查不出来、又有李氏阻挠,肯定烧了尸体就了事,反正都是一群等死的人。

这时一个宫妇说道:“我去把送饭的人找来。”

张氏冷冷道:“她们不会承认的,会把事儿推到厨房。”

“那把厨房的人也找来。”

张氏哼了一声,胸口一阵起伏,深吸一口气道:“这事儿不一定李娘娘的人做的,咱们无凭无据冤枉了她,反倒多生是非。”

第五百一十一章 国力的转化

郭绍从宦官手里拿到了一份上书,却是出自后宫太皇太贵妃张氏之手。

他瞧着上面字写得秀气工整,便觉得十分赏心悦目,又想到这张氏是驻南唐军首领曹彬的姨娘,当下就看了一下内容。张氏说她清心寡欲、清静无为,想到三清殿出家为道,并自己取了个道号“玄真仙师”。

郭绍不认识张氏,唯一的印象就是她和曹彬的亲戚关系,寻思应该善待。不过后宫里,他了解的人太少,平素也没怎么过问后宫诸事,只是略有感受水比较深。当下便把奏书送还给宦官:“交给我皇嫂处置。”

……御书房内摆着郭绍日常使用的一些物什,案牍旁边放着一本《易经》,一本(后)晋时编撰的《唐书》;还有一卷大周官职体系卷宗,一册全国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名单。

墙角还有剑、弓、弩等兵器,几天前有大臣上书,在宫廷里摆放兵器不好,但郭绍没有理会,因为他就喜欢这些东西。

《易经》和《唐书》郭绍还没看过,摆放在这里的原因是他一直想看看。有个很奇怪的状况,郭绍在古代已经好几年了,但他其实对这个时代的文化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干武夫的职业长期就是打仗,没怎么接触这些东西;但是现在他做皇帝了,既然为天下人之主,总觉得应该真正理解一下中国古代思想理念,所以想逐渐阅读一些典籍。

在郭绍的想法里,每天就算有事要忙,总会有不少空暇时间,就可以翻阅书籍。但事实上往往并非如此,很多眼前的事儿会把心境弄得很急躁,得空了便觉得有点累;而那些典籍偏偏非常难读,所以摆了好久了他一页都没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