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页

郭绍吃完了,放下筷子,这才缓下语气,沉吟道:“如今何去何从,我也想过很多。其实咱们拥有的够多了,我决定对北汉、契丹用兵并非完全为了野心、好大喜功……”

“还有什么?”符金盏轻声问道。

符金盏挺愿意听郭绍倾述他的想法,那是帝王的心思,可能他除了自己再也没人能说内心的事了……不过符金盏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和郭绍之间的位置已经逆转。信任和情分没有变,但现在她已经不再是主动位置;郭绍亦不再是她和符家的部下,他成了主人。

“安全。”郭绍的声音让稍稍有点走神的符金盏回过神来。

郭绍道:“能对咱们的安全造成威胁的,无非两类势力。第一种是有仇的死敌,比如赵匡胤,以及在国家层面上一直以大周为敌、认为是周朝抢了他们江山的北汉(后汉的后人)。第二种便是比咱们实力大的势力,比如契丹,他们可以在强盛时欺压我们、甚至要挟我们就范。所以我若是就此收手,心里也不安生。”

……

晋阳(太原)南城门,赵匡胤回头对李继勋说道:“郭绍必伐北汉。”

李继勋策马加快上来,说道:“赵兄为何如此肯定?郭铁匠刚刚篡位登基,怎不先治理国内一统天下?”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了城门口,一队守城的将士在门口站着。赵匡胤便不搭话,翻身下马,牵着马和一行部下向城门走去。他走进门洞,不禁仔细观察城门。

城墙非常厚实,门洞的这个城墙底部,起码厚二十步(二十几米厚),所以赵匡胤走进来,就好像进了一个隧道!洞里的光线有点暗,城门外明亮的亮光就在前方,此时此景,赵匡胤仿佛从山洞里要重见天日了一般。

“晋阳城是雄城!”赵匡胤随口赞了一句。

走了好一会儿,他们才出了城门。走上驿道后,大路上的人不多,也不认识他们。赵匡胤这才说道:“北汉国一直是大周死敌,并且地势悬在中原头顶;唐末以来几朝几代,取代前朝的新君好几任都是河东节度使,东京必视晋阳为心腹大患。况且晋阳之险,在于雄城,先帝(柴荣)伐北汉,无功而返,便是攻不下晋阳城。郭铁匠自以为攻城犀利,他不想试试?”

赵匡胤顿了顿又道:“统一天下当然重要,但蜀、南唐两个大国既灭,统一天下已无难度;别的小国无法威胁掣肘大周腹背,那些小国并不能拖住郭铁匠北伐的脚步。至于治理国内?李兄以为,还要如何治理?”

李继勋沉吟不已,一时间答不上来,他毕竟只是个武将,可能很少去想那些事儿。

赵匡胤道:“现在的节镇,干涉地方官政务的权力已被收回(柴荣时期的诏令,严禁节度使干涉州县政务),精兵全被抽走。节镇已经没什么实力了,势力范围只剩下治所的一座城;若是还要削弱,只剩下财权,可以设转运使进一步收回节镇敛财的权力,到那时节度使便真就成了一个空壳。

郭铁匠这个帝位,就是摘先帝的果子!太祖、先帝以来,一直在限制削弱地方节度使,实行强干弱枝的策略;现在的中原,地方节镇根本无法威胁东京,中央独大在先帝时就已成势。郭铁匠篡位后,地方没有实力,也不需要急着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