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页

郭绍听得频频点头。

刘仁瞻看了他一眼,抱拳道:“老朽以为,用兵之前可因势导利,尽量让自家处于有利、让敌方处于不利。北汉国内部牢固,就应想办法离间之;他们以逸待劳,可以先让其疲劳之。”

“刘公言之有理。”郭绍一句发自内心的赞同。

其实郭绍的想法和刘仁瞻不谋而合,他也是在这么干。只不过刘仁瞻毕竟是经验丰富饱读兵书的老将,他能很清楚地阐述该怎么做;而郭绍只是靠分析和筛选策略。

郭绍又道:“刘公一席话,受益匪浅。”

刘仁瞻忙道:“不敢不敢。”

郭绍趁此时机,抓紧时间又推进话题,真诚地看着刘仁瞻:“感德军缺个有大才的大将,刘公是否愿意重新披挂,屈尊感德军主将?”

刘仁瞻微微一愣,脱口道:“据我所知,感德军是淮南降兵选编而成……”

“刘公可知剑南军主将高彦俦?他是蜀将,同样可以带蜀兵的。”郭绍微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也一向看不走眼,高彦俦并未辜负朕之信任。”

刘仁瞻听罢径直从椅子上起身,跪伏在地,另外两个人也跟着行规礼。刘仁瞻道:“陛下躬亲至寒舍,以礼相待,又对老臣不计前嫌、信任有加,老臣感陛下知遇之恩,愿舍此老骨,为陛下效死沙场。”

“刘公快快请起。”郭绍大笑道,“今日得刘公,此行足也!二位也平身罢,你们皆可归刘公麾下,为刘公效命,也为朝廷尽忠。”

“谢陛下恩。”

郭绍笑道:“改日刘公再到宫中见面详谈军机。”

他的心情非常好,得刘仁瞻不仅是得一个将才,还至少得了三万感德军将士的实力增强……感德军存在几年了,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极差,周朝廷并没有真正得军心;一旦刘仁瞻出任感德军主将,郭绍预见得到这支人马会真正变得有用。

这时代的将士就是这个样子……淮南军在寿州孤城能抗住几十万周军围攻,同样那些人,收编为淮南军之后就成了一触即溃的杂军;因为人们很难对周朝廷派遣的武将建立信任。还有蜀国禁军,当初战斗力更差,但郭绍用了高彦俦后,就能在淮南抗住猛将林仁肇的冲击。

郭绍觉得,把有用的人、用到正确的地方,几个人就能影响几万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