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页

果然昝居润道:“只能如此,和抛石车一样发射。不过臣以为此炮要远好过抛石车,射程更远,石弹更重威力大。而且铸造铁炮的耗费比制作抛石车少,也不容易坏;抛石车很容易损坏。火药炮唯一不如意的地方,装填很慢。”

郭绍下令试验。众工匠便上来捣鼓着装填,将火药用簸箕倒进去,然后一个大汉抱着一块滚圆的石头放了进来,还填土塞紧缝隙。郭绍则在远处的木案旁坐下来,一面观察一面写写画画计算了一通。按照昝居润的描述尺寸,照体积公式一算石弹的球形体积……然后石头的密度大概是水的三倍,郭绍很快估算出,石头的重量确实有一百来斤!

这事工匠们把一根纸包红药的引线从大炮底部的小孔放了进去,喊道:“禀陛下,小人等要点火了!”

郭绍放下毛笔拿手指堵住耳朵,没一会儿,一个人拿火把点了引线,迅速燃了进去。忽然“轰”地一声巨响,木案上的毛笔都被震得跳了一下,便看见炮口火焰喷出,浓浓的白烟腾起,一枚石头以看得见的轨迹朝半空飞去。好一会儿,才落到了远处的草地上。

郭绍眺望远处,见那边有一道作为靶子的砖包土墙。大伙儿陆续又放了几炮,其中一炮砸中了城墙,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石头撞击的声音。这时郭绍便翻身上马,与一行人跑马至落地点观看。草地上三个大坑,都是石炮砸的,而前面那堵土墙被一枚石头砸中,虽然不可能坍塌,但是上面的女墙和包砖都被砸了个稀巴烂!

眼前这光景,立刻让郭绍想到了,这玩意可以用来攻城,比抛石车好。

……接着郭绍又观看了另一种小炮的试验。铸造的模样和刚才的大炮差不多,只是小一些,只有五十多斤重,一样的像个铁桶一般,炮壁较薄,用铁环箍着。

这种炮是打碎石的,一次性装填数十颗碎石,进行面积打击。

但散弹的效果有点差强人意,只能覆盖二十步外的面积区域,覆盖宽度不足十步;再远就没杀伤力了,因为从大口径炮口里飞出去的碎石,方向不定,有的往上面飞,有的近处就撞地面了,稍微远点、就没多少石子能恰好在正确高度。也正因如此,碎石才能形成面积打击,如果都在一个方向上,覆盖面更窄。

郭绍估计,如果正面是骑兵,因为骑兵冲锋时为了防止相撞,相互之间比较稀疏,大概一炮能打中两三骑,不过对密集步兵的近距离杀伤可能会大点。

散弹炮比郭绍想象中的作用差很多,感觉实用性不大;也许军器监做出来的这种火炮还不如戚继光的虎尊炮的原因……不过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散弹炮的杀伤又远又宽,那么火枪齐射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于是郭绍亲自给抛射大石头的大炮命名“龙啸炮”,却没给打小石子的火炮命名。

……

郭绍花费了不少力气,弄出来的火器,实际作用大多还不如冷兵器,唯有龙啸炮用处最大,可以取代抛石车拿来攻城。

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火器。之前军器监铸造的青铜铳,有效射程四十步,杀伤较强的射程二十步;进入实用制作时,发射方式类似于火炮,后面钻了一个很小的小孔,把引线放进小孔里,然后明火点火。然后在枪管上加箍了一些带铁刺的铁环;后面铸造了一个手柄……设想是发射完了铅弹,可以当狼牙棒用!

火枪已经完全脱离了郭绍的初衷,样子越来越怪异,但他也没办法,因为以目前的性能,这样干更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