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页

这么长时间了,郭绍算来,如果李筠曾经和折德 联络过,折德 要上书早就应该到东京了……但事实是折德 不仅没有亲自到东京来,连上书都没有。

郭绍不禁又想:有可能李筠并未联络折德 。但杨业作为折家的女婿,在这种大事上肯定应该与折家联系。

郭绍一面和杨业谈笑,一面琢磨这事儿。杨业自己跑到东京来,又装作不知是什么意思?

“杨将军在行军布阵用策上颇有见解,嗯……”郭绍赞道,又欲言不言的样子,沉吟起来。

杨业也条件反射地等着下半句。

但郭绍没说出来,心道他在政治沟通上却怎么好像少点悟性似的?

一会儿郭绍没下文,杨业忙道:“微臣不敢班门弄斧。”

郭绍作罢,反正这时候他不敢动杨业……除非想立刻让西北静难军因畏惧担忧而变成烂摊子。郭绍也没打算立刻就放弃拉拢和信任杨业,毕竟杨家将给他的印象很深;河东军也需要杨业这样身份的主帅才能保持战力。

而且郭绍换个角度寻思,一个有军事才能的大将,对朝廷官场不太精明,或许也是件好事。

郭绍当下便道:“河东军务要紧,朕便不久留杨将军在东京逗留,你对朝廷的忠诚,朕不会忘记。”

杨业拜道:“臣当不负陛下重托,慎重守好河东关隘。”

郭绍沉吟片刻,忽然说道:“你先回河东整顿军务,过阵子朝廷要部署新的用兵方略,杨将军可到东京来参议大事。”

杨业听罢一脸惊喜,忙跪拜道:“臣谢陛下隆恩。”

郭绍见他毫不多心,便不动声色地扶起他,好言叮嘱了几句。

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兴

西华门内政事堂大厅内堆满了卷宗案牍,数以百计的官吏在里面忙碌,仿佛一个开足马力的机器、又好像一个巨大的心脏,无数的政令从这个心脏向全国各地辐射。大周虽在制度上传承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但除军事之外的权力中心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