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页

俩人分了奏章来处理。过了一会儿,黄炳廉发现了一份宰相范质的奏章,心里立刻重视起来……忙翻看细读一遍。

这份奏章引经据典,说了很多道理,但内容只有一个:劝诫皇帝不要让后宫来掌管国家政务。这个后宫妇人,当然指端慈皇后符金盏!

黄炳廉意识到了事情有点严重,沉吟片刻,把奏章递向左攸旁边。左攸先从容地放下笔,然后接过去看。黄炳廉看到左攸的神情微微一变,稍许,左攸把奏章递了回来:“既是黄辅政拿到,便由你来。”

黄炳廉拿起一张黄纸条,提起笔想了很久,愣是下不了笔……归纳内容并不困难,但措辞不能随意。

他伸出左手在下巴的胡须上抚弄了许久,终于放下毛笔,拿起奏章站了起来,走到屏风里面,躬身拜道:“陛下,范相公有份奏章,请陛下亲自过目。”

“拿过来。”郭绍道。他的旁边站着宦官曹泰,曹泰上前来拿奏章……因为黄炳廉不敢轻易太靠近皇帝了。

黄炳廉不敢去观察皇帝的表情,当下便拜道:“微臣先行告退。”

黄炳廉倒退几步,然后注意着步伐姿态走回自己办公的位置。左攸抬头看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说。黄炳廉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坐了回去,继续拿起一本奏章翻开。

他一个辅政,无权处理一个宰相的奏章,连评论都要谨言慎行。不过他心里倒是对那事儿有数的。

皇帝看到那份奏章,肯定不高兴!皇帝和他大姨子的关系有流言蜚语,黄炳廉是不知道真假,但可以肯定郭绍宠信端慈皇后……因为让她在西殿执掌国政,是郭绍的意思、也是他自己愿意干的事。

现在范质不让郭绍做他愿意的事,郭绍能高兴吗?

不过,黄炳廉又琢磨: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新国策不仅是在组建一支“乡勇”,而且会涉及兵制、徭役、赋税等诸多方面,皇帝肯定想让官员们都心服口服地支持他,而不是应付了事。

范质的奏章,究竟只是他个人的主张,还是替一批人说出心思?如果是后者,郭绍就不能不多加考虑了。

黄炳廉一声不吭,忍不住又转头看左攸,不料左攸也在看自己,俩人面面相觑。这个动作,让黄炳廉感觉有点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