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页

他说着脸上已经泛红光了。

(郭绍不知道曹彬是名将,他只记得最耳熟能详的那些人。)郭绍手里很多能征善战的大将,恐怕曹彬自己也没奢望这等重用的机遇偏偏能落到他的头上,他看起来十分惊喜激动。

郭绍打量了他一番,心里嘀咕着希望自己没看错人。从攻蜀之战起,郭绍就从向拱那里关注曹彬,陆续也从军报和奏报中注意过……曹彬实在没打过什么出奇制胜的漂亮仗,但他有个优点很让郭绍注意,就是办事很稳,基本不会出错。

曹彬历次大小战役,能赢的仗,他绝对不会败!不能赢的仗,他也没给人过惊喜,一般赢不了。

郭绍觉得乡勇这种单兵战斗力很差的军队,正需要这种稳打稳扎的武将,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能用奇谋妙计、勇猛的武将,说不定还办不了这等事。

郭绍也没说什么有文采的话,径直说道:“好好干。”不过目光里却充满了期待和厚望。

曹彬又是一拜,声音都有点走样了:“陛下知遇之恩,微臣三生来报!”

郭绍笑而不语,其实这事儿在他看来不过是双向选择,自己给了他机会,但同时也需要那个人,有时候甚至可遇不可求、别无选择……如果真的想办成事!要是不在乎结果好歹,那当然皇帝是想用谁就用谁了。

郭绍指着棋盘道:“下完吧,既然一盘棋开头了,不管我棋招多昏,总得有始有终。”

第六百四十六章 头绪

送走曹彬,郭绍在书房内坐了一会儿,又起身走出东殿,站在台基上的栏杆后面。下面偶有官吏和宫人经过,发现皇帝站在上面皆停步屈膝行礼,郭绍也不搭理他们,他们随后便弯着腰走过。

郭绍暗自长长呼出口气来,眺望着皇城内的风景。此时,想要办的事又不能马上完成,欲望在胸中压着有种气闷的感觉。

以前他以为皇帝富有四海,要是坐上了皇位、什么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意挥洒;但并非如此,他现在感觉什么都缺,缺钱缺粮缺兵,干点事总得想想有多少实力然后忍一忍……北伐幽州没有成功,心里更是堵了很久,原本可以得到那么多地盘,十六个州有大片气候良好的平原,意味着大量的资源,巨大的威望!贪婪、占有欲,无法挥去。

郭绍走出来是为了散散心,平静一下心境。不过眼前的光景,却让更多的头绪涌上心头。

皇城前朝的格局,类似一个“回”字,金祥殿两侧各有左太和门、右太和门,东西门外还有广政殿、紫云殿等建筑,并且有政事堂、枢密院、翰林院、各寺等衙门的官署。

看到那些重檐层层的房屋,郭绍就忍不住想那些官吏是不是在用心帮着管理国家、都在干什么,但是他又办法,必须要大量的人维护朝廷的运转,郭绍只能希望他们都尽力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