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页

郭绍若有所思地点头,认同左攸的说法。

他再次肯定,自从在涿州让萧思温吃了大亏后,对此人确实太低估。萧思温用兵战术不怎么高明,但别的能耐看起来不小!

一封短短的信,不过片言只语,不过左攸依此也有很多推断,他继续说道:“周、辽两国本为宿敌,诸次大战死伤无算,血海深仇也不为过,辽国又刚刚丢失幽云大片土地。在此时,萧思温在信中言辞却颇有和善之意。

臣以为,萧思温是识时务不意气用事之人,认为辽国此时不宜再起大战,有意与大周缓解关系。”

郭绍道:“国家以实利为上,却与私仇不同。”他露出了一丝笑意,“不过总有个荣辱尊威的区别,咱们现在若与辽国议和,比他们用兵南下时求和,却要好看多了。”

“陛下英明。”左攸拜道。

郭绍沉吟片刻,清理了一下心中的思路:无论大周还是辽国,战争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毁灭对方赶尽杀绝,而是为了自身求存求强、削弱威胁。现在辽国不愿意一条道走到黑拼个同归于尽,郭绍也不愿意……

首先,辽国已大致稳住了阵脚,此时若有强大外敌威胁其本土,人会抱团生存,说不定外力反而促进辽国重新整合。

其次,大周只是初步统一,国力有限,北伐幽云已经耗费很大。若是继续动员大军深入敌境,国力财政是不是还承担得起?

当然最重要的,哪怕在幽州大败,内部动荡,但东西两边的实力仍很强大。周军步骑出国境作战,打不打得赢还两说,反正风险很大。万一一不留神搞了个大败,实力大损,简直是得不偿失。

郭绍估计现在没几个人真愿意急出燕山发动攻势。

他当下便道:“左辅政之意,主张平息干戈班师回朝?”

左攸忙拜道:“臣一家之言,大事仍需陛下决断。”

“那便准备班师罢。”郭绍一巴掌拍在椅子扶手上,说得是轻描淡写。那姿态口气,就好像是经人一说咦挺有道理,一拍脑门就干一般。

左攸拱手一拜。

郭绍又道:“左辅政稍等,既然是你见过契丹信使,一会儿安排把我的回信给萧思温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