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页

至于日本国,需要时间和技巧,慢慢进行布局,太过激进很容易造成反噬……后世明朝永乐帝调集几十万大军攻破了交趾首都,操之过急最后还是没立住!郭绍认为武力是基础,但只靠武力不一定能成功。

郭绍随即来到议政殿,将韩通的奏章传视诸臣。

他很赞成韩通在奏章中写的议和条件,但欲对和议稍作改变。不仅要租借直辖石见国银山所在之大森地区,还要控制难波港……郭绍看了前方的描述位置,猜测大概就是后来京都门户大阪港那片地方。

许军驻军在平安京南部港口,并承诺保护平安京的安全。

史彦超顿时就一脸疑惑,闷头在那里终于没有开口。但神情已被郭绍看在眼里。

郭绍知道史彦超的纳闷……不久前郭绍还当众大怒,要夷平平安京,转眼之间一下子态度完全相反,反而要保护平安京?

郭绍懒得解释,反正大部分文武应该明白,好处实利才是最重要的!他只是不动声色地随口一提,“日本国主君臣屈服求和,但谋反(起义)难以预料。”

如果能与平安京朝廷达成合作,相互依存,便可以一起镇压东岛国内叛乱,如此会大大地减少大许朝廷在东岛的军费开支。

议政殿上商议决策,没有人反对与日本国议和……大臣们都等着尽快挖金银回来!礼部遂具体准备金册、王命等物,挑选使节前去平安京,正式册封建立君臣之礼。

郭绍又下旨枢密院派人嘉奖韩通、石见堡指挥张建奎等人,诏令他们部署完东岛之事,便回朝庆功。

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樱

册封大典在平安京大张旗鼓地进行,无数的人涌上街头围观。日本朝廷军队和许军水师都派遣了人马设防。

但是许多难以预料的事很快就开始发生。

不到一个月,藤原实赖的书案上就堆积了一大堆国司们的书信。诸国多地混乱,有盗贼攻打郡司官府,一些充满仇恨和愤怒的人趁机劫掠庄官和富户,因为地方庄园里难免有中原的瓷器和铜钱;连郎中家也不能幸免,稍有地位的郎中都会储备中原药材。

平安京公卿十分震怒,一个参议当众说道:“既有如此大义,当初围攻石见堡尸山血海,他们怎不请缨上战场与敌军拼杀?”

另一个官员冷笑道:“乱贼甚至也不敢靠近平安京,因平安京附近有战力强悍的许国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