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页

王朴道:“一个月前,杨业上书,滹沱河被辽军尸体填塞,河水几断流,山谷之间尸横遍野。要论血债,又岂止我们仇恨辽人?”

郭绍开口道:“史将军放心,要打的仗还不少。”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皇帝似乎抓住了史彦超的心思。

郭绍一拍御案,不再理会众人的争论,径直说道:“就这么定了,魏副使继续谈方略。”

魏仁浦拱手一拜,从容地用手掌指着地图:“辽阳府乃东丹国(渤海旧地)治所,大许拟兵分三路威胁辽阳。主力步骑出平州,扫荡辽西,围攻锦州;蛟龙军从水上运两路,攻占铁州(营口)、苏州(大连)。

东丹国乃辽国心腹要地,辽国朝廷必定不能坐视不顾。他们或聚大军救辽阳,与我朝大战;若不愿意大战,则只能接受议和。”

史彦超张口便问:“万一辽国不就范,咱们骑兵不够,要像攻幽州一般、一路把城堡修到辽阳府去?”

魏仁浦道:“史大帅问得好,若是如此。咱们便收复锦州之后退兵。”

他回顾左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之后,东北诸地便是辽国辖地。许军出动进攻辽国辖地,攻占了一座城,立块石碑刻上功绩,就算退兵也不算输了气势。”

在郭绍看来,辽军绝不可能在锦州摆开战阵硬拼,最可能的是等许军深入无所凭借之时,利用骑兵袭扰粮道;所以只要打定主意不长驱直入,此战立不败之地……这也是郭绍要御驾亲征的原因之一。他此时根本没必要拿自己的威望来冒险了。

魏仁浦又道:“当然,这只是最不利的局面,虽然大许军可称胜仗,但一座城的所得实在抵不上动用大军的耗费。最好的结果,还是迫使辽国放弃与大许为敌,前来求和。”

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

春天来了,上京的早晨依旧寒冷。杨衮掀开厚实的羊皮帘子,迎面一股冷风灌来,让他猛地一阵窒息。刚从温暖的炕上下来,寒冷似乎比平素还要让人难以忍受。

他忽然发现帘门旁边系着一卷纸,忙解下来,先四处看了一番。天才刚蒙蒙亮,风中空气干冷,搭帐营地一个人也没有,什么也没发现。

杨衮拿着纸走进帐篷,拿一块木炭点燃油灯,凑到灯下一看,上面写着:越王必反。

杨衮忙将东西藏在怀中,收拾东西出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