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页

杨士良道:“禁军幽州都有几个人正好今晚值守。幽州都是以前收的河北义士,这些人深受契丹人之害,家破人亡一心报仇者不在少。现在河北全境已收复,但他们对契丹人恨之入骨,风闻大许与辽国议和,便自作主张行刺,目前看来并无指使者。”

风吹得灯笼里的灯光摇曳不定,让郭绍脸上也忽明忽暗,阴晴不定。

杨士良沉声道:“官家仍在澶州,他们竟敢在天子跟前擅自用刀兵,实在大罪难逃。”

郭绍不动声色道:“中原与辽国多年交战,仇恨血债理不清。幽州都的将士就算为家仇私自行刺辽人,本也可法外容情,但死在他们刀下的禁军守卫怎么说?”

杨士良听罢躬身道:“待枢密院的人刑讯,奴婢便这样对他们说。”

郭绍皱眉挥了挥手。

……行馆里弥漫着腥味,房里一片狼藉,内外已被军队看住,等着礼部的文官过来与辽国使臣打交道。

刺客被抓走,萧思温这时才镇定下来,掏出手帕轻轻蘸脸上的血迹,拿下来看手帕。他暗自松了一口气,颇有些感激地用契丹语对杨衮道:“今日若非杨府事在场,我们的性命就此休也。”

杨衮以手按胸,满脸诚恳地正色道:“昔者平夏之战,下官等与党项军以多击寡,大败,损失惨重。若非萧公出面相护,下官岂能活到今日?”

萧思温叹道:“患难之时,还是自己人靠得住。”

杨衮道:“今国事维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咱们只能坦诚相待,方能共渡难关。下官从来都很敬仰萧公。”

萧思温看着杨衮的眼睛,点头道:“吾妻(辽太宗之女燕国公主)常常提醒我,在大汗跟前为太宗后人说话。这次老夫若能太平无事,定择良机在大汗跟前举荐杨府事。”

杨衮神色激动,忙道:“多谢萧公栽培。”

这时门外有人用汉语喊道:“卢侍郎到。”

一身乌纱红袍的卢多逊走进屋子,四处看了看,抱拳道:“诸使换个地方安顿,这里自有人收拾。请!”

萧思温等人遂跟着卢多逊出得门来,从一条挂着灯笼的走廊去院子另一边。萧思温道:“既然许国皇帝在澶州,为何有人杀进行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