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助学计划和郑国权奖学金!

“这个我没意见,既然做了,那就好事做到底,在村里设立一个助学金,通济一中和中楚财经政法大学设立两个奖学金,两个奖学金各自设为一百万,名字就定为郑国权奖学金,纪念一下爷爷。”

“财大那边,我联系胡校长,到时候需要去省城露个面。一中那边,大舅妈就是一中的老师,直接让她联系学校就行。要是宝成用功读书,以后也能拿到郑国权奖学金,郑家就算后继有人了。”郑文桐对小宝成还是充满了期许。

“这话你你可不能当着你嫂子面来讲,她娘家那边有些亲戚不知所谓,我都生怕把你嫂子给带歪了。”

“说什么有一个这么有钱的叔叔,还怕宝成以后的前途?万一文桐没生出儿子,还得把宝成接到浦海去,培养成接班人呢!你瞧瞧,这踏马说得是什么混账话?”郑兴建气得要死,把这些人都给轰走了。

“生儿生女由男人的基因决定,和别人没什么关系,我是考虑到小鹿现在还小,太早结婚生子,对身体未必好。不过我就是再有钱,也不可能让侄子来继承家产,想都不用想。”

“宝成以后要是努力上进,我这个做叔叔的,可以帮他一把,就像我愿意让文柏在仕途上走得更稳,更顺一些。”

“这也是顾念我们堂兄弟之间的情分,毕竟大家从小玩到大,你和小叔之间也是兄弟情深,是我和文柏学习的榜样。”

“可是如果有人拎不清状况,以为我欠他们的,认为我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指望在我身上吸血,那我只能说他们太天真。我给你的,你可以要,我不给你的,你不能抢!”

郑文桐虽然重视亲情,却从来不会被亲情道德绑架。在他的观念里,只有孝,没有顺。

父母的建议,他会先进行判断,如果确实比他自己的想法更好,他会虚心接受。

如果父母或者长辈想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甚至要用长辈的身份来压他,他也是笑着接受批评,绝对不改。

郑兴建觉得用老爷子的名字办奖学金,是一件露脸的事,于是和弟弟郑兴民在一起商量。

郑兴民本来也想出点钱,老婆刘芳笑话他,“文桐掏这两百万,就跟你打麻将输了千把块钱差不多。”

“我知道你也想为老爷子扬名,替他尽分力,可是你掏个三万,五万的,没多大意义,还让文桐面子上不好看。”

“你掏了,大哥肯定没问题,那大姐和二姐掏不掏?大姐现在有了文桐的扶持,已经不缺钱了,那二姐那边呢?也让她打肿脸充胖子掏几万块钱吗?”刘芳反问。

“按我的想法,你还不如和大哥一起去江楚把这个郑国权奖学金办好,回村里把郑国权助学金的政策通知到村里每一户,就是替老爷子尽孝心了。”

“我觉得刘芳说得不错,按文桐的意思是,考上清北,一次性资助5万,考上一本,奖励2万。如果家里实在贫困,符合助学贷款条件的,每年补助6000元学费。”郑兴建觉得可以先去村里宣导,毕竟过完春节就要开始高考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