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页

“那我们现在可以看看贵方的技术吗?”京特·拉尔说道:“安德烈将军,现在在我们眼前的,究竟是一架专门为了表演而进行改装过的飞机,还是一架处于作战状态,随时都能够战斗的飞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京特·拉尔一句话,就说得无比专业。刚刚安德烈说了,这架飞机在下午的时候要进行飞行表演,那也就代表着电视上的那些画面,人家的确能做出来。但是,飞机和飞机是不同的,有的飞机,为了表演,是把所有的战斗装备拆除的,比如,机头拆掉雷达,就能节省个四五百公斤的重量!

苏联人是不是这么干的?京特·拉尔非常期待知道真相。

像苏联,为了追求最大爬升率的这个极限,就曾经改造了一架苏-27,把能拆的都拆了,然后只保留最必须的部分,同时加装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完全不顾及寿命,只求一次飞行。推重比逆天地超过了2,结果,创造了爬升率的世界记录。

而现在,听到了京特·拉尔的话,安德烈点点头:“是啊,看来还是有很多人对我们苏维埃的先进技术表示怀疑,那就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吧。”

安德烈向后面的几名工作人员示意了一下,他们在机头两端,放上了调节螺杆,然后打开闭锁开关,机头前面的雷达罩,就被缓缓地抬起了。

里面,雷达天线若隐若现,当看到那平板一样的天线的时候,京特·拉尔就是一愣,果然就是平板缝隙雷达天线!

现在才是82年,虽然西方的电子技术进步相当迅速,但是,跟美国这种巨人比起来,也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英国人也想要研制预警机,在欧洲各国里,英国的技术算是比较先进的了,但是呢?英国人的猎迷预警机,迟迟无法克服各种技术缺陷,最终还是买了美国的e-3。

现在,欧洲能拿得出手的,怕是就是狂风战斗机了,而现在,虽然狂风战斗机已经研制成功,但是,配套的雷达也是进展缓慢,狂风战机的蓝雌狐雷达,历程艰辛,多灾多难,历史上,从1976年签署合同,一直到87年才服役,前两年因为没有雷达,甚至不得不用水泥当配重。而装备之后,发现性能居然还不如当时f4上面的机载雷达!没有多目标能力,只能跟踪直线飞行的飞机,下视能力糟糕。当初在设计的时候,提出了很高性能的指标,结果全部没有达到!甚至最可笑的是因为雷达灵敏度极低,训练的时候要装上雷达反射面才能开展训练,一直到历史上的海湾战争爆发,紧急开发出stage1(0)雷达,勉强满足了需求,92年开发出stage2版本。才达到76年签署合同的时候给出的战术指标。

第709章 歼-7

老牌的英国,技术都是如此糟糕,因为这种雷达的研制,的确是要耗费巨大,几乎跟整个国家的电子技术能力息息相关。

而欧洲的另一款战机,也就是骄傲的高卢鸡的幻影2000,要比英国还好点,他们的雷达,也还不是平板天线的,历史上,一直改进到了幻影2000-5,才算是装备了rdy雷达。

德国呢?联邦德国在战后,几乎就没有在武器研制领域里面有过什么贡献,京特·拉尔一边举着相机拍照,一边在心里感叹,苏-27的机头,直径应该有一米左右,而这种一米左右的雷达天线,带来的性能将是相当高的,苏联这几年不断对外扩张,同时也获得了美国的战机技术,f-14和f-15,都对苏联的新战机的研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还有岛国,岛国的电子技术,甚至是超过欧洲的。

以前的苏联雷达,都是五大三粗的,性能低下,耗电量大。而现在,苏联人在战机上装备的这种雷达,性能已经位于世界前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