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没有多少准备时间的情况下,通过秦法考核的,要么是早就心仪秦国熟知秦法的,要么就是真的有本事,最起码记忆力就得很好。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帝国急需的人才。所以但凡通过第二批考核的,都会受到更加高级的培训,通过之后更是直接当官,从九品官做起。

有的可以直接当九品乡长,起码也能管辖上千名百姓。也有的直接去了御史部门、少府部门、廷尉甚至是丞相府。

当然,他们更多的还是留在了咸阳,留在了中枢。他们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考举通过便可留在中枢!

而对于整个帝国而言,中央和地方之上忽然出现了一股清流。他们刚刚当官,内心之中道德底线还有,节操也还有一点点,做事又认真还很勤恳。

在这股清流的影响之下,整个帝国的行政效率再次提升。原本就比六国高,如今更是甩了他们好几条街。

“前两轮的考举针对的是普通人,而第三轮针对的就是天才了,是真正的天才。”

天才是什么?

或者说天才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但有一点却是公认的,那就是普通人无论如何努力都跟不上天才的脚步。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即使再有本事,也不过是人才罢了。

在嬴政看来,可以类比一下。

普通人就好像是一般的高中生,他们经过努力参加高考,然后被大学录取。只不过有的人是专科,有的人是本科,还有的人是清华北大。

考上专科的是普通人,考上清华北大的是人才。普通人和人才之间的差距很明显,但并不是天地之差。

如果普通人有觉悟、有毅力、家里还有钱请得起各种补习老师,同时不断服用各种对身体有害的聪明药剂,那么他未必不能考上清华北大。

而天才就是十二岁之前参加高考,然后还能考上清华北大的超级儿童!面对这样的天才,普通人哪怕服用再多的聪明药,请再多的辅导老师也跟不上他们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