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明多样性?如果参考物质世界的史书,那么秦之法治、耕战,汉之良家子、世家,唐之府兵、节度使,宋之科举、文士……这些都可以说是某个朝代的精华、特色。”

“当帝国知晓它们的发展过程之后,便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文明多样性,然而帝国如今的做法,却是在毁灭一个又一个文明本身的特性。”

吕不韦的某些话不过是在诡辩,但是嬴政却没有拆穿他的打算,其他人也没有这个想法。

因为吕不韦说的都是真的,对于帝国而言,黄级世界确实是负担,甚至是玄级世界,帝国也不像从前那么在乎了。

帝国如今去了其他世界,已经不再是掠夺,而是送温暖送文明。原本的黄级世界,生产力会迅速提升,玄级世界也是如此,可是帝国的回报率却越来越低。

“那么秦化的关键是什么?”韩非子忽然问道。

什么才叫秦化?

如何在保证其他文明本身特性不变的情况下秦化?

这个度又该如何保持?

干涉的多了,其他文明会过度秦化,甚至是变成第二个大秦,这不是帝国想要的。

干涉的少了,屁用没有,甚至直接失败,一点影响都没有,这依然不是帝国想要的。

如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精神文明形态,那么可以借鉴的内容,可以学习的内容也会少之又少。

彼此有相似的有不同的,这样的文明才是最好的借鉴学习对象。

“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帝国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帝国最重要的是哪个环节?帝国最在乎的又是什么?”

“是秦法吗?是秦法之下,陛下之下,人人平等吗?”说到这里,吕不韦就看向了商鞅。

商鞅乃是秦法的缔造者,也是当年主持变法的人,说上一句大秦国父也不算太过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