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和大秦比起来,帝乙更像是一个裱糊匠而不是一个改革家,他既没有破罐破摔的魄力,也没有敢于杀死一切反对改革之人的决心。

帝乙的所谓改革,更像是修修补补,大贵族他不敢动,小贵族他不想动,到了最后,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出格的改革,口号喊了好几十万年,可根本性的变动,却一个也没有。

朝歌城,王宫之内,帝乙回忆着自己的一生,看着眼前的儿子,感慨不已:“子受,为父便要前往阴间龙庭了,今日之后,你便是帝辛,便是这大商的主人。”

“为父这一生,见证了秦侯的崛起,如今回想起秦侯的历史,真真是波澜壮阔,不同凡响。”

“秦一世来到了朝歌城,获得了朝廷的贵族开拓证明,努力了一辈子,成为了关陇之地的一个大夫领主,建立了秦城,我记得那时还是太师亲手给他办理的证明吧?”

闻言,站在一旁一动不动一脸严肃的闻仲认真的点了点头:“确实是老臣,当时老臣只觉得秦侯有些不同凡响,但是并未想太多,可谁知秦侯这一去便是龙入大海,虎入山林。”(秦一世被追封为秦侯。)

“是啊,谁能想到呢?秦二世之时,便从大夫领主变成了诸侯,秦三世的时候,就成了伯爷,成了八百诸侯,秦四世之时,占据川蜀之地,成了秦侯,秦五世之时,更是消灭了江南妖族,将之化为己用。”

“这一策真真是妙到绝巅,既完美利用了妖族的力量,又安人心,让大家知道,秦侯是一个愿意和大家分享果实的侯爷。这一回,恐怕是火云洞的诸位人族先贤,都不会反对秦侯成为天下共主了!”

“陛下放心,老臣便是拼尽一切,也会辅佐子受,辅佐大商,击败所有反贼的。大秦不反还好,一旦造反,老臣必亲自提兵镇压!”

说到这里,闻仲又补充了一句:“只要老臣活着一天,就会为大商努力一天!”

至于死了怎么办,反正死后是不会继续效忠大商的,死后我就是截教三代弟子了,那时说不定还会投靠大秦呢。

不过这些话闻仲没说,帝乙也没问,这点君臣间的默契还是有的。

“孤去之后,还望太师好好辅佐子受,特赐此打王金鞭,倘若子受无道,太师可持此鞭鞭之。”

“老臣必不负陛下所托,原为大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闻仲当场立下了誓言。

接过了打王金鞭,闻仲便一步一步的离开了,而此地也只剩下了父子二人。

“祖龙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如今秦已经传承了五世,而且秦五世也快死了,马上便是第六世,也是这则预言之中的祖龙。秦侯,从来就没有掩饰过自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