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页

这是他事后沿着许七安离去的方向摸索,一直摸索到战斗现场,发现昏迷不醒的婢女,从而得出的结论。

现场除了留下密布树林的蜘蛛丝和婢女们,没有其他残留。

杨砚唤醒婢女询问情况,从她们口中得知许七安追了过来,而后可能发生大战,为什么是可能,因为婢女也不清楚。

她们很快就昏厥过去。

杨砚推测出两种可能:要么许七安半途劫走王妃,与北方高手展开追逃;要么许七安战胜了北方高手,成功解救王妃。

他更偏向前一种猜测,因为现场没有打斗痕迹,极有可能是许七安利用儒家书卷里记录的法术,成功救走王妃。

“北方四名高手深入大奉境地,不敢太明目张胆,这就给了许七安很多机会……他有儒家书卷护体,自身又有小成的金刚神功,不是毫无自保能力。而且,正好可以借机磨砺他,让他早些触摸到化劲的门槛,晋升五品。”

杨砚当时是这么想的。

这会很危险,但武夫体系本就是突破自我,磨砺自我的过程。杨砚自己当年也参加过山海战役,那会儿他还很稚嫩。

仍然敢拎着刀在战沙场厮杀,九死一生,磨砺武道。

许七安当然也行,如果他不行,那死了也怨不得谁。

此外,他偷偷安排十名禁军,护送婢女南下,返回京城。

使团现在只有九十名禁军,大理寺丞等人对此毫无察觉,并非他们不够心细,是他们从未关心过底层士卒。

……

一条行人踩踏出的山间小道,许七安背着用布条包裹的佩刀,大步昂扬的走在前头。

青丝凌乱的王妃拄着一根树枝,慢悠悠的吊在身后,几天下来,她穿着的婢女服变的又皱又脏,身上开始冒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