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页

说到这里,那人挤出眼泪,扼腕叹息:“我等虽为平民,却是不齿这种人。可惜了淮王,一代豪杰,下场凄凉。”

食客们大惊失色,顾不得吃饭,激烈讨论起来。

“不可能吧,淮王屠城的消息是使团带回来的,是许银锣带回来的。”

“对啊,许银锣断案如神,岂会冤枉淮王?”

“我们不信。”

“呵,你们不信便不信,等明日朝廷发了告示,便由不得你们不信。”

“呸,除非是许银锣亲口说,不然我们不信。明日等消息便是。”

李妙真的筷子“啪嗒”一声掉落。

许七安……王妃心里一沉,她率先想到的不是其他,而是那个讨人厌的许七安。

耳边,似乎又回荡着他说过的话:我要去楚州城,阻止他,如果可能的话,我要杀了他……

……

这一天,京城到处都在传播着楚州布政使郑兴怀畏罪自杀的消息,在别有用心者的描述里,郑兴怀勾结妖蛮,害死镇北王,害死楚州城三十八万百姓。

然后,倒打一耙,把罪过推给镇北王,要让大奉的镇国之柱身败名裂。

对于这些流言,有人错愕,有人不信,有人迷茫……

市井百姓不知道内幕,更不懂其中的波折和勾心斗角,在遇到这种不知道该相信谁的事件里,普通人会本能的在心里寻找权威人物。

权威人物的表态,才是他们肯去相信的事实。

目前来说,在这方面堪称权威的,市井百姓能立刻想起来的,似乎只有许七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