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秦二世胡亥上台之后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同时征伐百万民夫修建长城和阿房宫,更加激起了极大民怨,全国各地都开始陆续爆发农民起义。

也就在胡亥上台的第二年,陈胜吴广起义,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嘶吼下,全国农民陆续揭竿而起。

三年之后秦亡。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也是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土崩瓦解。

但陈旭想的却不是大秦帝国的崩溃,而是秦始皇。

如果秦始皇没有提前病死,那么中国的历史肯定会不一样。

或者说如果秦始皇病死之后赵高李斯没有篡改诏书,而是大皇子扶苏上台,秦帝国也完全将会走上另外一条路。

因为史书记载,大皇子扶苏刚毅勇武,为人仁义,有政治远见,他反对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屡屡劝解秦始皇不要对农民太过严苛,不要大量征伐徭役,导致秦始皇大怒之下将他贬到北方去修长城抵御匈奴,而在秦始皇临死之时也想通了这些事,认为扶苏说的并没有大错,所以下诏让扶苏回咸阳治丧承接帝位,可惜的是赵高为了贪恋权势,串通李斯改了诏书,逼扶苏自杀,胡亥上台直接导致了帝国的加速败亡。

但不管秦始皇病死也好,老死也好,多活几年少活几年其实对于陈旭来说意义并不大,反正他绝对当不了皇帝。

陈旭想的却是秦始皇之所以要全国数次巡游,除开封禅名山勒石纪念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寻找长生不老之法。

第13章 一个想法

其实秦始皇从统一六国开始就在无数方士的游说下开始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徐福东渡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这件事按时间来说还没发生。

而这先后六次巡游,不仅劳民伤财,也让秦始皇越来越陷入到了祈求长生的狂热之中无法自拔,而他之所以寻求长生,在后世看来,那是秦始皇横扫六合八荒一统华夏之后开始失去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于是他开始修建直道驰道甚至栈道联通全国,征服岭南和百越,一切都在他一句话之下轻松达到目标,因此他感觉越来越没有对手,生活也就越来越没有目标,虽然西北苦寒之地还有匈奴存在,但那里并不适合农耕文明的发展,征服过来没有太多意义,因此在他眼中,还不如修一条长城挡住匈奴南下之路。

但秦始皇肯定不知道此时除开华夏之外的地球上,还有许多比大秦更加富饶广阔的土地,还有许多辉煌灿烂的不同文明,比如几乎处在同时代的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罗马帝国、以及近在咫尺的孔雀王朝等,这些超级帝国几乎和大秦不相上下。

特别是比大秦帝国更早一百年的亚历山大帝国,直接是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超级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之后距离后世的新疆喀什只有几百公里,如果他当时有正确的地图的话,绝对会从阿富汗顺着河西走廊一路打到中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