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这可是秦始皇的诏书,后世根本就没有发现过,值得好好珍藏。

于是陈旭看完之后收起来揣进怀里,吩咐虞无涯和英布准备车马。

此时已经辰时,早朝已经开始。

威严耸立在咸阳宫正中央的朝议大殿之上,始皇帝秦始皇端坐九阶龙椅之上,下方两侧坐有数十位当朝大员。

今天皇帝的气色似乎不太好,眼圈儿有些发黑。

虽然气势依旧平静威严,但总感觉随时都要打哈欠一样。

果不其然,众目睽睽之下,秦始皇突然衣袖掩面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群臣面面相觑尽皆默然。

“陛下每晚还请早些安寝入睡,免得损伤身体!”左相李斯站起来关切的提醒自己的大老板注意身体。

“李相提醒的是,今日朕保证早些安寝!”秦始皇点点头,同时忍不住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陛下,昨日宫中晚宴之上言及今日朝议关于新式耕作方法的推行,臣等还请陛下明示!”治粟内史高腾手持笏板站起来说。

“高内史勿急,朕安排江府令去请陈先生,此事朕今日还要详听他的建议!”秦始皇面色平静的摆手示意高腾先坐下。

“哗~”下方的群臣顿时都一阵微微骚动,其中还有不少昨日并未有资格参加皇宫晚宴的官员更是忍不住疑惑开始交流打听起来。

大秦时候的朝堂议事继承周制,基本上还停留在诸侯议事的风格上,也就是说并没有太多规矩,官员皆都可以畅所欲言,因此朝堂之上不同理念的官员争吵是常有的事,而作为天子的秦始皇虽然比较独断,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能够听得进谏议的帝王,因此也并不阻止大臣们的这种商议和喧哗。

低声的交流吵闹之中,外面传来一声谒者的通禀:“陈先生到~~”

这一声通传更加让朝堂喧哗。

先生之称由来已久,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先出生的人,周初,先生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因此父兄皆都可以称呼为先生,到春秋时期,先生这个称呼已经扩展到年长有学问的人,而到战国时期,周礼进一步崩溃,先生的称呼已经非常普遍,所有年长的读书男子都可以尊称为先生,但大部分还是用来称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