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而这个情形在附近的几个人流量大的街口几乎同时发生,而除开此处之外,咸阳的东南西北中都在同时上演,许多买到报纸的方家术士迫不及待的就随便找个地方蹲在街边开始观看,甚至还有人摇头晃脑的开始大声朗读,瞬间引来无数民众聚在四周听故事看热闹。

而更多的读书人从大街小巷的民宅楼馆跑出来,有的还在系腰带整理衣服和头冠,明显刚从床上爬起来,眼角还挂着眼屎。

此时还是寅时,天色刚亮不久,对于无所事事习惯高卧床榻睡懒觉的文士来说这么早爬起来要多消耗不少体力,浪费一顿朝食的钱,颇为不值当,但睡在床上却听见外面喧哗吵闹,讨论大秦都市报的声音越来越响,因此也都忍不住爬起来,一打听之下就慌神了,赶紧翻箱倒柜的找钱。

报馆一夜赶印,也不过一千来份的报纸。

但咸阳方家术士足有数万,这还不包括公卿贵族以及大小官吏,而且售卖的范围还是整个咸阳东南西北中,因此这点儿报纸就犹如毛毛雨一般完全不够卖,几乎不到二十分钟,所有的报纸便销售一空。

但就是这一阵毛毛雨,一下将平日宁静安详的咸阳从凌晨的寂静中唤醒了。

等到寅时中,整个咸阳的方家术士几乎都被惊动,全部都从四面八方涌向售卖报纸的几个地点,但除开能够看到人头涌动挤在一起的人之外,什么都没有。

“什么?卖完了……”从堵在外面的人口中得知消息之后,无数人捶胸顿足。

“妙哉妙哉,此文果然新奇有趣,这撰稿人落款高阳宋青,不知是何许人?”

街边一栋脚舍门口,围着一大群人,人群中央一个年轻文士正展开一张报纸看的抓耳挠腮,旁边还围着一群文士,老少都有,一起看着年轻文士,一个个羡慕不已,其中一个中年人接话说:“宋青某知晓,乃是砀郡人氏,平日混迹城南,专门写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半个月前某还和他在喝过酒,不过落拓无比,没想到他的文章竟然能够登载到大秦都市报上……”

“这位老哥竟然认识宋青,好好,能不能帮小弟引见一下,我看了他写的这个故事,特别喜欢……”年轻人赶紧转头对中年人说。

“介绍好说,不知兄台能不能把另外一张借某一起观看!”中年人看着青年文士手中的报纸。

“当然当然!”年轻文士微微想了一下之后就把另一张报纸递给中年人,而且还叮嘱:“千万别揉破了!”

“哈哈,兄台放心,某会小心,决计不会揉破!”中年人激动的接过报纸,两人便一人一张站在人群中开始观看。

临近卯时,大街上已经人满为患,卖完报纸的小报童被堵在报馆的马车旁边无法离开,被围在中间吓的不敢抬头,紧紧的捂着自己的空挎包,里面已经没有了报纸,只有几斤铜钱。

“诸位,听说报馆就在城中,我等在这里守着也不是办法,要不干脆去报馆看看还有没有存货?”围堵在马车四周的一个人等的焦急,忍不住大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