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页

于是便有了今日这场包括所有王侯公卿在内的朝议大会。

而陈旭自然也无所谓皇帝的安排。

裁军之事他不能直接上奏,毕竟他不是三公九卿,也不是领军的大将,手伸的太长必然会让满朝文武对他不满,甚至和皇帝之间也会产生裂痕。

这就像两个好朋友,一个知道另一个的老婆在给好朋友戴绿帽子,但又不好直言相告,直接说,必然以后两个好朋友也做不成了,因为明显管的太宽了,好朋友知道了一定会猜测自己和他老婆是不是也有一腿,不然为什么会那么清楚,但如果不说,心里总有不忍心,毕竟是好朋友,于是就只能拐弯抹角隐晦的发一个绿帽子图标提醒一下。

“兄弟,我有一个好朋友买了一顶帽子,好不好看?”

如果好朋友够灵醒,必然会有所悟,问题解决之后照样在一起喝酒吹牛装作不知道,心照不宣的还可以继续做好朋友。

同样一件事,通过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都可以达到目的,但产生的结局差别很大。

因此即便是皇帝最后知道提请裁军是陈旭的意思,也只能装聋作哑不知道,两人还是一团和气的君臣,还是关系良好的翁婿。

而如果是陈旭当面上奏裁军,秦始皇在还没有明白裁军的好处和必须的前提下,可能会当场翻脸,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君臣二人之间必将产生裂痕,即便是日后皇帝明白过来,这种裂痕也无法消弭。

让皇帝低头认错这种事都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人干的。

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皇帝为了表示自己九五之尊的威严,不仅不裁军,相反还可能再次征召一支军队去对付西域诸国。

这种最坏的结果并不是不可能,依照秦始皇的秉性,反而是非常有可能出现。

第739章 早有准备

朝堂之上受邀上朝的王侯公卿和文武百官皆都还在窃窃私语,声音不大,但从所有人脸上看的出来,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当出头鸟,因为没有一个人的脑袋抬起来过。

李斯冯去疾蒙毅三位上卿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各自看着自己手中的笏板貌似在沉思对策。

陈旭也坐在自己专属的熊皮大椅上,眼观鼻鼻观心的……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