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页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秦始皇站在崖顶遥望极远处从东方腾空而起的朝阳,捻着胡须轻声诵读一遍,然后慢慢点头说,“诸位爱卿说的不错,少师这首诗堪称前无古人之作,足以青史留名传承万载,朕要把这首诗刻在彰德碑旁,与日月同寿,与天地同辉……”

“哗~~”所有人瞬间一阵骚动,然后一起转身对着陈旭拱手,“恭喜清河侯!”

“陛下如此隆恩,让臣惶恐!”陈旭有些脸红的对着始皇帝拱手。

“少师勿用谦虚,这首诗只有立于泰山之顶,才能彰显其意境……”

“父皇雄才伟略胸揽天地,何不也赋诗一首铭刻于山顶供后世人赞扬传颂!”胡亥站出来拱手。

秦始皇淡淡的瞅了胡亥一眼说:“朕无有少师之文采,此诗一出,天下士子皆要拜服,朕自知不如,还是罢了!”

胡亥本来还想说话,结果被李斯微微扯了一下衣袖,只好退回去闭口不再说话。

李斯知道皇帝的秉性,非常的争强好胜,但却又极度隐忍,性格可以说带着一种难以理解的孤僻,陪伴皇帝二十余年,李斯从未见皇帝亲口说出过不如人之语,也就是说陈旭这首诗的确让皇帝都已经佩服到了骨子里面,此时让本就不擅长赋诗的皇帝来写一首诗比肩陈旭甚至压倒陈旭,这是没有任何可能的。

眼下山顶上一群通晓诗书经义的博士大夫都不能,李斯自己也不能。

因为这首诗已经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诗词风格。

将所见、所想、所思、所念皆都融为一炉自成一体,天然带有与众不同的意境和韵味,和传统的诗词歌赋完全不一样,这首横空出世的诗歌即便是眼下想模仿都做不到,只能膜拜。

看着山顶的气氛略微有些沉闷,陈旭在心里对着千年之后的诗圣杜老先生默默告罪几遍之后笑着对始皇帝说:“诗词歌赋,小道耳,陛下乃是华夏帝王,焉是臣这种山村野夫所能比拟的,今日登临泰山之巅,怎能不好好观赏一下齐鲁之地的大好风光美景,臣有一奇物,本想等到东海之滨再献给陛下,但臣方才赋诗之时忽然心血来潮,推测之下恐和陛下与侯生等诸神仙家的三年之约有关,需要避过,因此眼下就把这件奇物献于陛下!”

陈旭的话让山顶上的所有人都满脸惊讶,一个个都张大嘴巴看着陈旭。

而秦始皇也是呆了许久才回过神来,急切的一把挽住陈旭的胳膊:“爱卿何出此言,为何不能陪朕去东海之滨?”

“陛下还请勿要询问,天机难测,臣也只是恍惚的心神之念,不过陛下勿用担心,此去安然无虞,只是臣一旦随同而去,恐那侯生等人不敢露面,让陛下久等而已!”

皇帝嘴巴微微张了一下之后还是慢慢闭上,然后脸色肃然的微微点头说:“爱卿要给朕献上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