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页

而有了织布机,种麻也很快将成为了一个仅次于粮食生产的大宗农业项目,会给农民带来另外一种增收手段。

在咸阳城南门之外一个木器工坊之中,封闭的厂棚里面放着一台长两丈高一丈的复杂木工机器。

上面密密麻麻插着数层线轴,这些线轴各自有一根纱线通过几个束线口之后再绕过通过两个反向的滚轮进入经线区,经线区有好几个可以上下活动的密孔综板,综板后方是梭板……

看着这个复杂的机器,陈旭头皮都是麻的。

而此时厂棚之中已经围聚了数十人,全都是参与研发这架织布机的匠工匠吏和民间工匠,所有人全都神情激动脸皮涨红,这架机器今天能够摆在这里,这些人已经呕心沥血三年,此时等待清河侯的验收,一旦获得清河侯的认可,这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侯爷,这是我们第十版的织布机,经过我们反复验证,这架机器完全已经达到了您以前对我们的要求!”科学院的一个须发花白的匠吏跟在陈旭身边小心翼翼的说。

“第十版?!”陈旭错愕。

“不错,这是第十个改良型号,因为前面制作出来的总是达不到您的要求,特别是您说的飞梭和提花用的综板与蹑板,实现起来难度太大,因此我们就只能不断的一样一样研究改良,先后请教了许多科学院的同僚和民间巧匠,最后将这些验证之后的技术都叠加在一起,终于在三天前把这架机器组装完毕,这架织布机最大一次能进八百根经线,织布的宽度达到三尺,通过连续两日的验证,一个时辰可以织出三至五尺,一个织娘一天至少可以织出两匹布,若是操作熟练早起晚睡赶工,一天三四匹布也能织出来……”

“侯爷您看,最难的就是这提综和踏板的配合,以前普通的织机只有一个提综,而且还不是这种密孔提板,需要另外的人配合,但改用侯爷说的蹑板之后,织娘只需要轻踩蹑板,综板就会上下移动交错经线,一下就让织机的工作方便多了,而且还省了一个人工,这台织机我们一共设置了四块提综板,可以织出间隔不同的织纹,如果继续改良,还可以增加更多的提综板和蹑板,就可以达到侯爷当初说的提花机的功效,在织布的时候织造出来更多花纹和厚薄不同的布料……”

“最神奇的是这个啊,侯爷,飞梭……飞梭简直就是神迹啊,飞梭才是提高织布效率的最大的原因……”

老匠吏带着陈旭观看这架织布机,指着飞梭的位置激动的都快泪流满面了,其他匠工也全都满脸崇拜的看着陈旭,眼神中全都是小星星,就连站在旁边的两个织娘都看着陈旭脸颊涨红,捂着心脏感觉有晕倒的架势。

第1131章 专利法案

陈旭脸皮轻微的抽抽了几下。

说实在,这架织布机的成功和他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

他在小河村见过陈姜氏织布,是最简单的腰织机,一头拴在门柱上,另一头拴在腰上,先把所有的经线全都缠绕在一根经线轴上,然后用绞经棍、分经筒、提综杆、纬刀、线梭就构成了织布的所有元素,先提一下提综杆,让间隔的经线上下分开,然后插入分经筒,接着在分经筒前面穿过线梭,用纬刀轻轻往怀里敲一下,让纬线收紧,这就算一次织布的整体过程,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等手臂已经无法伸展的更开之后就会转动收布的滚筒。

就这样在劳动之余起早摸黑的日积月累,陈姜氏一两个月才会织出一匹布,而且这种布都是粗麻布,拿到镇上只能换十钱,但也就是这十钱,几乎是一家人的全部生活保障,别的不敢奢求,至少能够保证还有盐巴可以吃,至于其他的生活需求基本上都算是多余的,衣服四五年都没换过新的了,家里的陶碗陶盆基本上就没一个还是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