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武将又道:“末将叫纪纲,高阳王若有差遣,言语吩咐一声便是了。”

“哦……”朱高煦忽然觉得有点耳熟,想起了前世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这个名字,似乎是个反面角色?但无论如何,能在前世也留下名的,肯定不是等闲之辈!

朱高煦便笑道:“我瞅你不一般,将来定有作为,好好干。”

武将大喜道:“多谢高阳王抬举!”

朱高煦遂策马赶到不远的大济河边,见得旌旗兵马位置,拍马赶了上去。果然见燕王与一群文官在河边上,用手指指点点。

及至燕王跟前,朱高煦先上前拜见。燕王点头,让朱高煦跟着。

一个文官正在说:“以大济河水面高度,淹不了济南城,只能泡到墙角,水攻旬日不能凑效。”

燕王的脸上十分凝重,又带着些许疲惫。朱高煦观察了一会燕王,又想起靳石头一直在说吃的,感觉军粮无法久持,燕王恐怕已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朱高煦也转头看大济河,水面上的浪头在风中向河边冲了过来,但很快就打在了河堤上,只溅起一阵阵白色的浪花。

有厚实的堤坝挡着,河水无论如何涌动,也无法冲破阻隔。

第七十七章 兵者诡道也

燕王终于退兵了。

围城的人马刚撤走,李景隆马上就接到了京师来的圣旨,被召即刻回京!

……一队骑兵护卫着李景隆的马车,一路南下,驿道两旁渐渐出现了水田。田里的稻子刚刚收割,浑浊的水中露出光秃秃的稻桩,简直死气沉沉。

或是连日舟马劳顿,马车里的李景隆显得很憔悴,早已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

他的鬓发凌乱,几个月之间仿佛就生出了许多白发,看起来灰蒙蒙的。袍服里的内衬领子,精致的刺绣依旧,但皱在脖子上,仿佛一块用过的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