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时燕逆突然南下,行军极快。圣上和朝廷诸公一时也拿不出周全的方略,便大致依从齐泰的建议,只在小处做些修改。

方孝孺举荐了徐辉祖。圣上很信任方孝孺,果然被一番情理说服,终于启用魏国公徐辉祖、出任北上增援的京营总兵官。

齐泰以最快速度便谋划好了应对之策。燕逆想出其不意、突然南下的图谋,恐怕不会那么顺利了。

沉寂了半年之久的对峙,此时因燕王的南下而打破,规模宏大的大战已不可避免。

徐辉祖擦干盔甲上的黄油,终于如愿以偿披上了战甲,意气风发地来到军营,他的姿态从来没如此神气过。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先锋

建文三年七月底,燕王率军二十余万围住沛县县城,以箭矢射劝降书入城,被拒。于是以大小千余门火炮在四面震炮,整座县城弥漫在硝烟之中。

燕王认定沛县县城指日可破,于是以朱高煦为先锋,率本部步骑五千、藩骑三千南下,前军逼徐州。

朱高煦领命,遂率众离开沛县。走了半天之后,还能隐约听到北面传来的炮响。

大批人马在大路上、就像一条黑龙一样蠕动,平原上不见百姓,估计听见炮响已经躲起来。朱高煦眺望原野,看见周围大片的庄稼地,鲜见荒地,觉得附近的人口并不少。

正是秋高气爽之时,他看到的景色与前世完全不同。天空湛蓝,空气湿润通透,旱地里的麦子已经收了,白菜、豆类仍留在地里,水田里的稻子橙黄漂亮、尚未收割,已被稻穗压弯了腰。

朱高煦见状心道:这次南下的时间,倒是非常恰当!

燕王在河北与官军交战、对峙了半年之久,二十几万大军忽然长驱南下,粮食肯定很紧张。但一来到这徐淮平原,粮草便不用担心了;就算让士卒到田里去收割,也能弄到大量粮食……不过以燕王每到一处就震炮威慑四野的气势,朱高煦倒觉得燕王会直接逼当地官吏交粮。

前锋军从微山湖西侧行军,一路道路平坦,未遇到任何阻击。三天后,朱高煦已到微山湖以南,此地距离徐州城只有二三十里远了。

徐州自古四战之地,是座大城。朱高煦猜测,官军随便聚集几万兵马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他也不急进,下令先修建营地立足再说。

王斌先“征用”了一个周姓大村庄,朱高煦的中军便驻扎在村子里。利用村庄外面本来就有的土墙、在墙外挖壕沟,以构筑工事;又在村子外面另建一个军营,以为掎角之势,天黑前众军就建起了简易的防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