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燕王开口道:“平安军从济宁追赶下来,一路兵马疲惫,俺们不能给他喘息之机!”

大伙儿都清楚:此时北军肯定不能被堵在这个地方,必须要尽快突破阻击,方能照预定的大略长驱南下!

燕王又道:“小河对岸,官军大营的西南边、有一座齐眉山,附近地形复杂。俺师若能绕至齐眉山后面,然后突然袭官军腹背,可收出其不意之效!”

朱高煦听罢抓住机会恭维道:“父王善用骑兵背击,此番我师若能成功绕行敌军腹背,定能大获全胜!”

众将顿时纷纷附和起来,要发动新的进攻,无人反对。

“嗯……”燕王沉吟片刻,便道,“今夜就悄悄另择地方搭桥,俺们明天一早天不亮就渡河!俺再派一个千总队在此地守御,天亮后便震炮虚张声势,迷惑敌军;俺大军却渡河绕行到齐眉山,打官军一个措手不及!”

“王爷英明!”众人道。

燕王随即就雷厉风行地安排了诸将渡河先后顺序,以大将李斌为先锋,王真断后。朱高煦竖起耳朵,专心听清楚自己的顺序,名列第二,位于先锋李斌之后。

“可有人异议?”燕王问道。

诸将没人吭声,朱高煦也听清楚了的,无甚异议。燕王等了片刻,便道:“诸位各自回营准备!”

大伙儿作礼告退,便陆续离开了大帐。

朱高煦走出大帐时,见早上的雾到现在还没完全消散。心想:如果明天还是这个天气,视线不清、巡逻的斥候难以打探到稍远的动静,燕王的方略成功可能就很大了!

张武从帐外取了刀,也跟着朱高煦一起出行辕,二人同行回营。

不知不觉,朱高煦已经离开北平四个月有余。他一直在行军路上,此时却不知王府地窖里的妙锦怎样了……

朱高煦与张武骑马并行,他一路上默默不语,有时候张武说了什么话,他也没注意听,只是哼哼地回应一两声。

他又想起了被关押在北平一座府邸中的瞿能父子……寻思还不是理会瞿能的时候,因为瞿能一旦脱离燕王府控制,此时还有路可走,那便是回京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