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高煦早就知道,什么承诺不能当真。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云南在后世是个风景很好的地方,昆明更是四季如春的春城;但在大明朝就没那么好了,中原文明进入云南才二十年,开发不够,汉人人口也不多,去的道路又远又难走,显然不是什么好地方。

……朱棣顿了顿,终于把话说了出来:“俺想让高煦去云南做王,看着沐晟究竟是啥意思,若能找到建文的下落更好。高煦是俺亲近之人,这种事只有交给你,俺才放心。”

高煦良久没吭声,脸涨得有点红。

他抬头看父皇时,见父皇一脸诚恳的表情,完全是面不改色!当皇帝的人,当面食言、假装忘记了,做得还自然而然,果然脸皮是很厚的。

“你母后说,太子让你大哥做更好,不然高炽无法自处。”朱棣语重心长地说道,“高煦怨俺?”

高煦摇头毫不犹豫地说道:“儿臣真不想当太子。不过……”

此时此刻,他的脑子里想了很多,大多想法很凌乱,其中有对父皇心态的一些揣摩……

大明天下十几个省级地区,数不清的城,为何非得是云南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可能父皇口头上的理由,并不完全是假的,那也算考虑之一;但高煦认为远远不止这些理由。

父皇这样的成功人士,正因无数次英明正确的决策,才能成功。所以在反复验证了自己的决策结果后,父皇应该非常自信。自信、大权在握的人,坚信自己的判断,想要掌控一切!包括掌控住几个儿子,让他们都听话。

高煦已经表现得很听话了,可是人往往不自觉地得寸进尺!否则,如果高煦不那么听话,父皇还不是得尽量忍着?而现在,父皇下令他去云南,是想进一步试探他、究竟听话到甚么地步?

连高煦也不反抗朱棣的意志,会让朱棣掌控全局的欲望更满足吧,会让他非常受用吧?

……高煦觉得,适当地表现自己的不满、真实的情绪,是有好处的。不然太隐忍了,父皇可能会猜忌他憋着怨恨。

于是高煦便道:“不过……为何我要去云南那地方?苏州、扬州、杭州不是也可以吗!”

朱棣听到那几个地名,似乎翻了一下白眼,口上却好言道:“高煦要为俺分忧,你先去云南,等事儿办好了,俺一道圣旨不就给你换地方了?”

“父皇所言当真?”高煦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