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李琦一脸茫然道:“朝廷没说要征伐安南,为何要征伐安南?”

“嗯……”朱高煦发出一个意义不明的声音。他不理李琦又道,“或许安南百姓并不太在乎,他们是大明子民、还是安南国子民。但咱们防的是那些有实力、有野心的人,如同胡氏那样的人!所以安南国须得有一个他们的国王,好断了野心者的念想。”

朱高煦说到这里,想起了沈徐氏的处境。

这是男尊女卑的宗族世道,正因为沈家没有男主人,才会有西平侯、岷王、沈徐两家的亲戚,甚至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垂涎其家产,总觉得有念想。

安南国国王的位置,不也正是如此?

李琦似乎一头雾水的样子,他便是饱读诗书,也无法完全听明白朱高煦的意思。

朱高煦用慷慨的口气道:“朝廷礼遇陈天平,趁机与陈氏结盟,将来用兵,则有熟知安南地形人情的人作内应。大明以堂堂正义之师,天时地利人和,必胜此役!”

他也不提安南小王子,正如早就考虑过的事:小王子的身份一时难以佐证;而且无论是小王子陈正元,还是宗室陈天平,对朝廷来说反正都差不多!

朱高煦深信这种联合“伪军”的套路是正确选择,没有别的深层原因,只因他了解到的事都是这样……当年清朝立国,不也拉拢了大批汉人,这样才能因地制宜。

而且朱高煦在云南大小干了两仗,都是同一个套路,先找当地的势力联盟、好处均沾,然后再对付自己的敌人。一路下来,这个套路屡试不爽,干得都十分省事,不然大军占领谁来付军费?

李琦只得拜道:“汉王今番一席话,下官定如实上奏。”

第二百九十四章 你信我我信你

起初,御史李琦叫朱高煦评说朝廷大略,朱高煦是比较谨慎的;确定是父皇朱棣要问,他才谈了一些见解。

现在朱高煦处处都比较注意,他很守规矩。缘由无他,只因他有掀起天下风浪的能力……他的父皇朱棣也知道这一点。

皇帝的嫡子、朱家亲王,他还能征善战,坐镇一方,其能量爆发出来,能搅动天下半壁;可惜,还是很难与京师朝廷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煦只能极力想让父皇相信:汉王府是完全可控的势力。

朱高煦亲自送李琦出书房,叫官员继续送出汉王府。他没有再返回书房,而向承运殿的台阶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