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页

朱高煦转头道,“稻子割了能长出来,人头割了还能长么?”

王斌怔了一下,忙抱拳一拜。

朱高煦回顾左右,沉吟道:“攻城无论胜败,肯定要死很多人,除非遇到了木丸州那样的守将。否则你们想想多邦城,张辅也算是能打仗的良将,可死伤的兄弟简直是尸山血海。”

他说罢表情变得愈发坚定,“胡氏注定完了。现在咱们能做的事,只有尽量少死一些弟兄。朱江之战,我觉得不必去强攻城寨,等安南军主动来攻更好!”

一个部将问道:“我们有十万精兵,安南军愿意来攻?”

朱高煦笑道:“胡氏丢了大半地盘,而今困守西都,人心沮丧。他们父子现在要地没地、要钱没钱,守着西都弹丸之地,能守出甚么结果来?拖延下去,胡氏那边审时度势来投降的人会更多。因此这事儿由不得他愿意不愿意。”

他说罢看了一眼问话的武将,觉得有点面熟,却忘记名字了,便问道,“你叫啥名字?”

部将抱拳道:“末将乃蜀王府右护卫指挥使万权。”

朱高煦点头道:“你问得好,想得周全。”

万权忙道:“末将多谢王爷。”

就在这时,王斌道:“末将请命,前去下游择地布置伏兵。”

朱高煦想了一会儿,道:“王指挥可先考察地形,暂时别急着布兵。”

“末将得令!”

朱高煦从马背上的包裹里拿出一张图,瞧了两眼。寻思着一个问题:如果张辅从东边绕道南下,朱子江口的安南军就不会出动来攻了,敌军会调兵去防备张辅部。

而张辅真的可能那么干,他现在似乎很着急。因为朝廷有诏令,叫安南地区的明军务必在二月之前完全结束战争。而今距离期限只有两个月了。

命令张辅按兵不动?朱高煦是主将,确实有权力这么做。但是他迟迟没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