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页

妙锦无论怎么祈福,都没有用。她也清楚,自己这点道行都是以前先父他们吹嘘出来的。现在她连丹药也不敢进献,因为现在徐皇后贵为皇后、而且身体非常差,进了丹药万一出事,罪责还得强加到妙锦头上……

阴霾的天上没有太阳,天色渐渐黯淡了。

果不出其然,不知什么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等妙锦回过神来时,皇城中已蒙上了一层迷茫的雨幕,细碎的雨点在风中乱飘。

几个宫女打着伞不快不慢地走近,其中一个宫女客气地招呼了一声:“先前王公公走的时候说,池月真人身子不适。天下雨了,您可得将息身子,快进屋罢。”

妙锦应了一声,便转身走进门。她轻轻回头时,那几个宫女正在点屋檐下挂着的灯笼。走进道观,妙锦看着那丹炉里摇曳的火光,只觉它如同她的内心一样飘摇不宁。

以前两次遇险,高煦都意外地出现在妙锦的跟前,救了她。而今妙锦思前想后,又觉得无路可走了,高煦还会出现吗?

这次恐怕没有那种事了。而今高煦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安南国,如何管得了京师的事?

妙锦伸手进袖袋,摸出了一枚金簪和一只金镯子,眼睛又看着炼丹炉发呆。炼丹炉的火很厉害,连金子也能烧化。只要把首饰烧成金丸,据说吞金也能致命。

……天地间麻风细雨,春天里刚开的花朵,在风雨中飘了一地。砖地上洒上了斑斑点点的残落花瓣。或许越是美丽的红花,往往越是脆弱,难得好下场罢。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万民表

皇城内外小雨纷纷,到处都很湿冷。

刚赶到京师的安南人莫邃、范世矜、杜维忠等不顾天空下雨,已经来到了洪武门外,跪地请愿大明皇帝设官“治理”安南国,将土地并入大明版图。他们还献上了一份万民表,言当地儒生百姓皆心向朝廷。

但皇帝朱棣并未马上接见这些人,他还在御门内,与诸大臣一起观赏着那份“万民表”。万民表上面写满了签名,宽阔的绸幅有着各种各样的笔迹。

万民表摆在面前,朱棣却迟迟没有决定吞并安南国。因为这件事,朝中大臣存在极大的争执,特别是太子少师姚广孝很反对。除此之外,东宫左谕德杨士奇等文官也极力劝阻。

燕王府旧将,那些公侯大将则大多是赞成的。赞同吞并安南国的人里,也有文官,其中主张很明确的文官便是翰林院的胡广。

就在诸臣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时,解缙站了出来,忽然冷冷地注视着胡广道:“把猪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