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页

张氏说的话没得到回应,她打量了太贵妃一会儿,仿佛在一个人自言自语地继续道:“当年燕王府有三护卫,先帝的三个指挥使都封了国公,淇国公邱福、成国公朱能,只有荣国公(张玉)去世得早,是追封的。所以太贵妃的哥哥张辅只封了新城侯。”

张氏停顿了一下,道:“不过张辅在安南国有大功,若是圣上金口玉言提起,再加爵为国公,也是能服众的。”

太贵妃已经大概猜到张氏的意思了,终于开口轻声道:“征安南国主将不是汉王么?”

张氏的嘴角微微一撇,不动声色道:“汉王已经是亲王,还怎么封哩?他回京时,倒是居功自傲想要先帝立他做皇太子,可皇位、太子位哪能是靠军功争的?新城侯(张辅)虽不是主帅,也统领了东路大军,攻陷多邦城重镇,以及升龙、清化二都,皆安南国头等重地,居功至伟。”

太贵妃不再争执,低头不语。

……俩人面对面坐着,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一会儿,张氏开口道:“圣上刚刚登基,后宫只有二人。圣上闻太贵妃还有个侄女,听说她孝顺贤淑、知书达理,私下与我商议,想今后封为贵妃。我一向敬重荣国公家风,很是赞同圣上之意。不知太贵妃意下如何?”

张氏说的女孩儿,正是张辅之女。先帝在时,曾有意让张辅之女嫁沐晟之子沐斌,以心腹勋贵联姻沐府。但这事儿没有公开,今上登基后可能出于某些考虑,要改变这个婚约了。

而沐晟那边,张氏的意思,沐英生前就是黔国公(追封黔宁王),可让沐晟袭爵,先加封为黔国公、赐铁券。圣上业已同意。

太贵妃答道:“吾兄乃张家之主,张皇妃要问吾兄才行。况我已是将死之人,无心理会此事了。”

张氏道:“新城侯远在安南,太贵妃写封信去问他何如?至于殉葬,太贵妃乃功臣勋贵之后,荣国公有大功于朝廷,妾身自当请旨圣上,特赦太贵妃。将来皇宫之中,太贵妃乃长辈,咱们这些晚辈都得敬重着哩。”

太贵妃的脸有点红,没有回答。或许她觉得,不愿意为先帝殉葬并非值得张扬之事。

张氏看了她一眼,也不逼迫,起身站了起来,下令道:“太贵妃乃功臣之后,殉葬暂缓,我先请旨了圣上再说。快扶太贵妃回宫歇着。”

几个宦官忙道:“奴婢等遵命。”

他们上去将太贵妃扶起时,太贵妃的身体竟然一软,往下一滑有点站不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