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页

难道冥冥之中、有甚么殊途同归的神秘宿命?过程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如同《寻秦记》的结局,中间千变万化,结果还是那个样子。

……次日一早,朱高煦在前殿书房中召诸文武议事。

王斌、韦达、刘瑛是汉王府级别最高的武将,还有年轻的文官李默。左长史钱巽已离开云南府城,南下安南国了,自然不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戴着面具的人也来了,据说姓李。

大伙儿相互见礼罢,都比较沉默。

朱高煦在书案后面的红木椅子上坐下来,先开口道:“昨日大理寺卿来过汉王府,诸位都知道了?”

几个人陆续应了声。

于是朱高煦便把薛岩提出的条件,以及自己的说辞,大致对大伙儿叙述了一遍。

王斌铁青着脸一言不发,韦达和刘瑛面面相觑,也没开口。李默回顾左右,作揖道:“事已至此,王爷何不答应薛岩提议之事?”

朱高煦闷闷地说道:“此前我在京师、被东宫党羽骗入宫中,险遭捉住。此番之议,恐怕有诈。”

李默沉吟片刻,点头称是。

铁面人道:“王爷遇险之时,太子尚未登基,也未出面。而今他登基称帝要取信于天下,或许会可靠一些。”

李默打量了两眼铁面人脸上的熟铁,马上附议。

未料铁面人话锋一转,抱拳道:“不过,王爷以缓兵之计、未急着奉诏,倒也恰当。万一朝廷没有和解诚意,只想先稳住王爷,明修栈道、却暗渡陈仓,王爷将来至少还有起兵的名义。”

李默张口欲言又止,但终于没吭声。

朱高煦从余光里留意着他,等了一小会儿,便点头道:“李先生言之有理,如今不能留一手。”他又叹了一口气道,“若是到了那一天,云南人少地薄,该如何是好?”

铁面人道:“云南虽远,却不能久守。到时王爷可弃云南、举兵南下安南国,若能劝服张辅归顺最好;若不能,便击败张辅部,尽收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