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页

曹隆抱拳道:“人各有志,方同知自便。”

方敬问另外几个人,大伙儿都不吭声,总算有人说道:“曹都使乃本衙堂尊,我等尊曹都使之意。”剩下的人纷纷附议。

方敬拂袖往书房去了。

这时右都指挥使胡通走进了大堂,他说刚刚才听说越州卫的事,前来问曹隆之意。曹隆不置可否道:“现在俺还不清楚就里,想等等再说。”

胡通是建文年间的云南左都指挥使,“靖难之役”后就被罢免了。过了一年,他又被升了起来。曹隆和胡通同为都指挥使,但不是一类人,彼此间来往并不深。

“过几天弄清楚了就里,等一等挺好。”胡通一本正经地附和道。

……顺昌伯王佐的官职是沐府副将,在昆明城有一座豪华的府邸。越州卫的事儿动静那么大,他当然也知道了。

王佐虽然只是沐府副将,却比沐府上别的武将厉害得多。所有与沐府有关系的文武,都得买他的账,完全不敢丝毫得罪。

而且此人又与汉王府交好,时常进出汉王府。永乐初年,汉王妃贵体有恙,王佐更是四处收罗昂贵药材,长期供奉汉王府。

于是王佐在昆明、大理等地巧妙地占据了大量军田,收了许多财货。

永乐三年,刑科给事中陈瑛听说了王佐不法之事,马上上书弹劾其违法事宜。王佐急忙找汉王,汉王在下来查实的御史跟前,帮王佐说了好话。同时密令王佐,把吞没的军田吐出来!财货就算了。

王佐对这事儿有点不满意,因为吐不吐军田,并不影响他是否有罪的定论。

不过以前的事都不重要了,他现在正烦着眼前的事。

现在王佐的府邸上有小妾数十人,有些他连名字也记不得,他每天过着相当舒服的日子。但他心里也有数,之所以能养得起府上那么多人、伯爵的俸禄显然不够,终究是因为以前朝廷需要他监视沐晟、纵容了他得到一些不该得的好处!

可是眼下先帝已经驾崩,从朝廷到云南,形势变得动荡不安、模糊不清。王佐成天都很烦躁。

如果朝廷里新掌权的君臣,不需要他了、或是忘记他了……根本无须朝里动手,云南一帮阴奉阳违、表面讨好内里藏刀的沐府党羽,肯定会想办法弄死他!

王佐从乱糟糟的心事中、理出了一点明目,心道:现在新君想监视的人恐怕不是沐府了,而是汉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