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乌撒卫虽然接到过贵州顾成的非法跨界军令,要他们固守抵抗;但他们在瞿能军合围之后,次日便投降了。

瞿能获得步骑五千余众,留将士看管在兵营里,等朱高煦前去收编;而乌撒卫的武将正在押送回昆明城的路上。

朱高煦充分采用了“靖难之役”的经验,投降的武将先送回老巢,军士能用的就重新拆散整编。

朱高煦麾下有三百多近四百人亲兵,他们在汉王府文楼读了几年书,钱巽教书,由王斌等人教习排兵布阵;他们不仅会识字,还经常跟着朱高煦行军作战、训练队列。此时亲兵护卫可以直接任命为百户军官。

这些亲兵的素质不一定比普通卫所的将官差。朱高煦知道情况,卫所军官是世袭制度,很多后代既没打过仗,平时连武艺也疏于练习;若不是太祖在中后期改革,要求军官世袭之前经过考核,情况会更糟糕。朱高煦的亲卫,至少弓马骑射娴熟,见的世面也多。

……不过有一个迹象引起了朱高煦的注意。西南地区卫所平日的部署,是七分屯田三分宿卫;可是乌撒卫的军士在接到顾成军令后,已然全部都调集起来了。可见顾成已经开始部署兵力,准备要对付朱高煦。

卷五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如投我

九月底,瞿能军已占领叙州永宁卫(叙永县)。汉王守御府北司,干的是奸谍细作差事;此时汉王军通过了永宁卫,北司要派遣更多的人进入四川腹地,变得更加容易了。

成都后卫指挥使李让,下值后回到家中,奴仆就悄悄告诉他,有个自称他表弟的人等了半个时辰了。

李让进了府邸,到后门的一间房内,叫人把“表弟”带进来。

洪武时,瞿能任四川都指挥使司,李让跟着瞿能平建昌月鲁贴木儿叛乱,因瞿能请功、李让擢为都指挥使同知。但到了永乐年间,李让反而被排斥出四川都司、做了个指挥使,这还是因他在成都多方走动的结果。

永乐时,李让又跟着汉王去安南作战,凭随征安南之功,他有了重回都司的机会。但没过几个月,汉王反了!

李让只能悄悄的不提安南功劳。不过还好,暂时没人把汉王谋反的事与他牵扯上;当初征安南的西路汉王军,有四川的将士七万之众,要清算实在清算不过来。

府邸上的来人自称名叫张盛,他确实是个“表弟”,不过是汉王军百户王彧的表弟。张盛把缝进亵衣的纸条拿出来,纸比较小,上面有汉王和瞿能的字迹,写的字也很简短,汉王的笔迹写道:伪帝忌君,不如投我,必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