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页

朱高煦道:“皇叔可否亲笔写一份文书,表示我起兵有理有大义,不愿与我为敌?这份东西,只要皇叔没做太过分的事,绝对不会面世;将来若我不幸战败了,也会吞到肚子里,毕竟害您也没好处呢。”

朱高煦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过分,这些要求是完全可以商量的……想当年宁王不情不愿地被燕王逮住,只能选择被迫加入造反;而今朱高煦给蜀王留的余地,已经比宁王更多了,蜀王有可能立于两边不得罪的位置。

蜀王只犹豫了一小会儿,便开始默默地准备纸墨。朱高煦见状微微松了一口气。

如此一来,其它藩王就能看到一种可能性。只要不跳出来明摆着干汉王,都有活路!

“沙沙沙……”笔尖落在纸上的细细声音响起,独特的墨香味散在古朴的房里。

蜀王府上的血迹没擦干净,血腥味尚在,但是这会儿好像甚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只多了一件无头无尾的迷案。朱高煦最终选择了虚伪与和稀泥,他已不容许自己、按照心意去追逐真相。

因为,此时此刻任何事、都不能阻碍他立刻进军贵州的决心!

对于经历过苦难无奈卑微生活的他而言,他觉得人把同类分为三六九等好像是本性。而今好不容易摆脱了困境,他不容许别人再夺走!哪怕做有违自己是非黑白观念的事、甚至出卖灵魂,亦在所不惜。

第四百零九章 驰援贵州

京师皇宫的东暖阁内,徐辉祖走过隔扇之后,里面的奴婢们就出去了,宦官只剩下海涛。

东暖阁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至现在洪熙朝,格局无甚变化,不过最近里面的摆设换了不少。皇帝朱高炽身上的肉,正铺在一张金丝楠铺着数层皮毛的大椅子上。他的身后墙上挂着大明疆域图,仿佛一道大屏风。

盖着绸缎的御案上,一叠奏章放得远远的;唯独有一份摆在朱高炽的跟前,他似乎已经反复看过多遍了……

高煦起兵前,便有细作探报,高煦要攻安南国。徐辉祖听到后,当场就说探报是假的,断言高煦不去四川就是去贵州!结果确实叫徐辉祖说中。

今日朱高炽没召见别人,独独召见了以前的宿敌、他的大舅魏国公。

“臣拜见圣上。”徐辉祖躬身拜道。

朱高炽抬起手做了个手势,没有吭声。东暖阁里面没有了外人之后,高炽释放出了发愁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