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页

妙锦不置可否,但还是耐心地听着他的歪理,她忍不住轻轻笑道,“这就是汉王所宣扬的武德?”

朱高煦点头道:“我正在完善。”

没过多久,房屋收拾好了,那一堆地图也摆到了堂屋里。二人停止交谈,走进了房屋内。

妙锦看着朱高煦忙忙碌碌,她也不再吭声,目光跟随着他的身影,默默地想着这个人。

拜汉王所赐,本来对征战毫无兴趣的妙锦,这时也十分有兴致了。面前的朱高煦,虽是个藩王,但他其实是一个三军主将。

他与史书典籍上记载的所有名将都不一样,许多言论简直与古之大将截然相反。他以起兵之初十万人、对战朝廷官军二百余万,用他的想法来治军作战,是可行的么?

妙锦的年纪与高煦差不多大,或因以前被认作过小姨娘,总忍不住有点长辈的心思。她对朱高煦作为一代大将的成长,十分有心地体会着;此番随军出征,显然不虚此行。

最近大军在四川境内行军,既无袭扰、沿途又有粮草补给,走得比较快。本来是十分平静的一段日子,但妙锦从高煦的情绪中,已经能够猜到,大战即将发生、而且恐怕并不轻松。

第四百一十八章 担当

次日傍晚,朱高煦部步骑二十三卫、约十二万人到达重庆府城。

但大军没有进城,在西南面的城厢村庄之间扎营;盖因汉王军不会在重庆府城逗留太久,而大江渡口在西南面。

府城就像在一个半岛上,位于两江交汇之处、三面环水,被大江和嘉陵江环绕。朱高煦下令各都督、卫指挥使负责扎营,自己带着人进城与前锋瞿能见面。瞿能出城迎接,将朱高煦等人引到东水门附近。

瞿能的前锋军兵力多达六万余众,几乎是留守成都沐晟部的两倍。

沐晟部虽身负坐镇富庶的川西平原、并经营川北防务的重任,要守备剑南关,进取汉中,防备陕西;但是,朱高煦与各都督大将军一致认为,四川最大的威胁来自东面湖广。所以留守四川的重兵在瞿能之手。

朱高煦等人骑马进城,未见城门、城墙上下有大战的痕迹。瞿能夺占此城似乎并不费力。

据说宋朝末年,重庆这边有很多堡垒,抵抗了蒙元军队多年的进攻,其中钓鱼城最是出名。此地复杂的地形,此时却没有挡住汉王军的进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