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页

没想到远处竟然传来了一声回应:“别不识好歹,爷爷在教你咋用骑兵!”

官军武将气得快吐血了,但又不敢追得太远,生怕有伏兵,武将勒住马望着平安军的背影,只得破口大骂。

人们沮丧地忙着救火救人,山坡上一片狼藉。

过了许久,披着红色斗篷的大将张辅,带着一队人马到这个地方来了。张辅问道:“平安来过此地?”

一个武将下马抱拳道:“禀大帅,末将喊平安的名字骂阵,有人回话,不能确认是不是平安。”

他又低下头道:“末将该死,辎重粮队在这边的半山坡走;末将便派斥候巡视前后的道路、以及附近的山坡,疏忽了西边对面那座山。没想到,叛军正好在这会儿钻了个篓子!实在蹊跷,平安为何老远就知道咱们这个时候运粮?”

张大帅身边有个大将道:“当地的夷族人。”

简单只说了一句话的大将,正是被张辅从诏狱里捞出来的大将黄中。

“驾!”张辅吆喝了一声,踢马沿着山坡向西边的山顶奔了过去。到山顶一看,前面还有大山坡,甚么也看不到了,叛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张辅勒住战马,依旧眺望着远方。

黄中的声音道:“平安似乎无处不在!他究竟有多少马兵,一万、一万五千骑?”

张辅转头看了黄中一眼,“汉王军主力在四川,整个叛军、总共有没有骑兵一万五千骑,还不好说。”

黄中闭了嘴,过了一会儿又嘀咕着发起牢骚来:“大帅能征善战,却被调到这山里,成天与神出鬼没的游骑、一群野人周旋,不知道‘边个’出的主意?!”他平时说的是官话,但口音很重,带着两广那边的声调。

张辅没有理会他,犹自想着自己的处境。

张辅是十一月上旬从交趾布政使司的升龙城(河内)出发的,他接到朝廷兵部军令还要早一些。当时张辅便认为,明军主力一旦调走,安南国西都清化那边、极可能会发生叛乱。

所以他先将清化等地的权力、交给了投降的安南人,下令全部汉人迁徙到升龙城;剩下的明军守军、官民将凭借升龙城防,以及大江(红河)上的两广福建水师增援,收缩防线守住红河平原膏腴之地。

他一面奉诏准备出征,一面上书朝廷细述当地实情,意图反对这个方略。张辅之所以不愿意立刻北进、夹击云南,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他觉得时机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