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页

按照越州卫指挥使马鹏(姚逢吉)的定义:穿青人就是汉人,逃亡的汉人军士。

朱高煦顿时想起了他出征贵州之前,命令四川三司颁布驿传各地的一道政令。

政令称,云、贵、川三地不堪重负逃亡的“穿青人”,曾为大明朝廷镇守险地,有过保国安民的功劳。故汉王府决策,自洪武年至永乐五年期间、逃亡之军户,尽赦其罪,准许回乡为民;若到都司及各官府自投者,准其恢复军籍,从汉王军者发军饷、同汉王军各将士,不得有误。

没想到,第一批穿青人很快就来投了。有了榜样,将来会越来越多!

朱高煦看着那面远处的旗帜,脸上有些动容,又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他心道:这世上,总有草、羊、人,但如果有一面旗能把羊组织起来,难不保不能变成人。关键是组织。

他转头指着一个卫指挥使武将道:“你去把侯海叫过来,你们这几天有得忙了。那些穿青人,先给他们发军粮,然后验明军籍登记造册,发衣甲兵器、发军饷,组织成军。”

“末将得令!”

大军继续前行,及至下午,中军在一处小驿站扎营。辎重营从播州地区征调或交易的猪羊、腊肉等物资也运到了,大伙儿要在野营里过年节。

驿站外面传来了火器的噼啪声,大堂外还贴上了红对联。喧闹的各营地里,渐渐有了节日的气息。

可能是辎重营分了猪羊给穿青人,穿青人的营地里传来了一阵喊声,“汉王才是弟兄们的王!”

“穿青人”这个词出现了官方的邸报里,确实还是第一次。他们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军户,朱高煦要不是听马鹏说起,也是闻所未闻。不过汉王府对这些民间流传的称呼,也能写到公文里;单是这件事,各地军户便已知汉王府的态度了罢。

诸营在庆贺年节,朱高煦却在驿站大堂上忙着看奏报。

军中各将的禀报、以及四川云南各衙的公文送到中军,白天朱高煦要骑马赶路,看不过来,停下来了正好忙着处理这事。

妙锦端了一杯茶上来,放在旁边一张奇怪的桌子上。那桌子是方的,但中间有个圆洞、里面可以烧火,让人想起后世的火锅桌子。

她向这边看了一眼,见朱高煦在奋笔疾书,正要离开。朱高煦却头也不抬地说道:“好多年没一起过除夕了啊。”

妙锦转过身来,“上次还在京师……”她忽然想起了甚么,声音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