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页

杨荣转头看了一眼身后,沉声道:“张辅的奏章,兄看仔细了罢?里边有一段话……镇远侯驻营昆明城下,二月中旬,军粮被叛军将领平安所焚;臣奇之,于屯粮处四处查寻,未果。”

他顿了一下,又不动声色道:“贵州城破于何时?不到二月中旬罢?”

杨士奇不得不佩服杨荣的记性,看一遍就能将原文背诵出来。杨士奇也懂杨荣的意思了,更觉得杨荣确实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圣意。

西南一役大败,朝廷掌握的实情、不会有太多偏差;连诸将的奏章,也大多据实奏报,毕竟奏章给圣上看的东西、不是邸报。前后参战的几员大将,都有罪责!或是作战不力,或是顾虑重重逡巡不前,但他们至少不是故意的。

而顾成则不同!他真的为了保全家眷,便置朝廷平叛大事于不顾,干了自焚军粮的事么?

张辅在奏章里暗示,恐怕会在圣上心里埋下疑虑。所以杨荣的进言尽管夸张,圣上也没有完全否决,或许确实对顾成的作为十分震怒。

杨士奇想到这里,便不再劝杨荣,他沉吟道:“谎言只要说一句,便不能只说一句。”

“谎言?”杨荣重复了一遍。

杨士奇看了杨荣一眼,说道:“我的主张,是在邸报关于镇远侯那一段里,加上军粮被焚之事。”

杨荣想了想,用力点头道:“有道理!我再进言圣上,诏令镇远侯回京述职。又有交趾人叛乱,可调贵州军余部至交趾布政使司增援,待朝廷平定汉王叛乱之后,贵州军方可回乡。”

二人对视,举动十分默契。虽然他们的政见常常相反,却不知怎地,杨荣私下里与杨士奇的关系不差。

杨士奇道:“还可以多做一件事,找人弹劾郭铭通敌,并与贵州城沦陷有关。”

“这事能怪郭铭?”杨荣皱眉沉吟道。

杨士奇道:“前阵子对郭铭落井下石者甚众,咱们这样做,也能让他人尽所用。”

……这时朱高炽已离开了乾清宫,他径直来到贵妃张妙华的寝宫。

张妙华挺着个大肚子在宫门口迎接,弯下腰,她却还作势想行礼。朱高炽急忙伸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快免礼。贵妃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