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页

杨荣马上反问道:“若非郭部堂不慎说漏了嘴,叛王从何得知?”

周围一片死寂。朱高炽也认为,此事应该是郭资说的。否则高煦仅靠猜测,就能正好猜中?那也太神了,虽然有人言高煦狡诈异常,但高煦也不能未卜先知。

“这个郭资,教朕非常失望!”朱高炽生气地脱口说道。

不过凡人大多难以抵挡残忍的严刑逼供,更何况是郭资那样位高权重的文官。郭资等大臣,已养尊处优多年,过着相当舒服的日子,要他承受非人的折磨、还缄口不言,着实很难。所以,郭资在成都城破之后就该自裁殉国!

杨荣听罢圣上言下之意,便侃侃谈道:“此议不能全答应叛王,而要否决加上建文皇后马氏的条件。马氏虽无用,但救她是一种迹象,汉王礼遇之,建文旧臣难免对其心生亲近之感。”

大伙儿侧目看杨荣,因为他也是建文旧臣。不过杨荣等人在建文朝都是不得志的。

朱高炽皱眉道:“高煦以为抓住了朕的把柄,咬定不同意怎办?”

杨荣道:“张鹤禀奏,沐晟全权操办此事?如此一来,便可从沐晟那边想办法,只要顾及沐晟的心思。交换少一个人,沐晟是有可能让步的。”

朱高炽的心还悬着,便立刻拍案道:“你和袁珙二人,尽快实办此事!”

“臣等遵旨。”

……用钱巽交易郭资的事,是魏国公徐辉祖最先提出来的。

金忠、袁珙、吕震等一干燕王府故吏,曾与郭资一起镇守北平,关系很好。徐辉祖提出的这个交易,十分符合燕王府故吏的意愿,当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徐辉祖还以此作为示好的信号,与燕王府故吏达成了别的交易;再加上皇后张氏的促成,这才是吴高能再次掌兵的重要原因。

虽然后来吴高在战场上表现不佳,但徐辉祖在朝廷里的操作,无疑十分成功。

而徐辉祖在主张钱巽郭资交换之事的同时,又向圣上提出了双重离间计!

先离间叛王和麾下重要人物沐晟之间的互信,再离间叛王麾下的建文旧将盛庸和平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