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页

李先生接着又道,“军费之事,下官建言,准许商贾新开金、银、铜、铅等矿,以增钱入;向蜀王府开字据借款;银、钱不足之时,以粮食、布匹、盐等物,充部分军饷之费。待王爷占据广西北部、湖广西部州府,又可取府库之资,收各地之税。如此一来,在湖广大战之前,军费或可维持。”

朱高煦毫不犹豫地点头道:“政事就这样办!叫各布政使司、都司照此发政令邸报。”

李先生拜道:“下官遵命。”

不知不觉之间,聒噪的虫鸣果然已在四面响起,其中夹杂着偶尔一声蛙鸣,门外的夜色间甚是热闹。夜色如水一般浸润着空气,朱高煦明显感觉,气温比先前低了很多,胳膊上有了凉意。这边的昼夜温差似乎比较大。

朱高煦坐了好一会儿,见周围已无人说话,他便把手按在桌面上,站了起来道:“先照此湖广方略,准备诸事。要是此后没有更好的法子,就这么定了。诸位回去歇息罢。”

几个人陆续拜道:“下官(末将)等告退。”

众人离开后,朱高煦犹自站在桌案旁边,埋头一面看着李先生写的卷宗,一面看图上画的大致地方。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个方略的风险仍然很大。多个步骤,只要一处出了问题都不好收拾。但一时他也想不出更容易的法子了。

当年太祖皇帝建立大明朝,天下早已平定,唯有西南各地、在洪武年间仍在打仗。这片地方就是这样,山高路远,仿佛围城。外面不好进军平定;但里面的人想从西南打出去,也是险阻重重十分艰难。

难怪自古鲜有从西南一隅问鼎天下的势力,实在不好出去。许多人无计可施,干脆偏安苟且,待到大势注定之时,便只有坐以待毙了。所以必须要在山外找到立足之地!当年刘皇叔丢了结拜兄弟,也非要和盟友撕破脸争荆州,盖因如此。

朱高煦看了一番,心里又琢磨,将汉王府迁到贵州,以便李先生统领长史府、节制三省政务。而朱高煦自己必须带兵亲征。

他以前就不爱写字。现在虽然得到了一手好书法,习惯仍然没变,甚么事只管记在心里,并不写下来。这时杜千蕊带着几个宫女,提着食盒送饭来了。朱高煦见饭已送到书房,便叫人在圆桌上摆开,凑合吃了晚饭。

第四百五十三章 触景生情

交趾叛军使臣一行,终于到达了昆明城,他们将从东门入城。朱高煦身着布衣,站立在城楼上,看到了远处的官道上那队人马,有的骑着马、有的坐着车。

朱高煦并没想在城门迎接他们,所以穿着布衣未表明身份,他只是正好走到这里瞧瞧。上午的太阳正对着他的面门,他眯着眼睛,方能看清那些人的大概人数。

他的身边,还站着身穿青衣的段雪恨,她戴着大帽遮住了大半张脸。朱高煦转头看了她一眼,他个子高俯视着段雪恨,便只能看她的嘴和小巴。

那嘴唇微厚,下巴微尖、白净颇显秀气。大帽遮住她脸上别处的地方之后,只能看见嘴和下颔;朱高煦更加觉得,她长得与沐蓁果然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