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页

算了一小会儿,朱高煦便得出了判断:如果接下来十一天内、不会遇到连绵的雨天,盛庸主力将于十一天后,即八月二十一日左右到达贺县……

朱高煦早在几天前就猜到吴高必定想去贺县。所以他占领一些驿站之后,便派人从驿丞的衙署里搜查卷宗公文,查出贺县等地的驿道距离;又派斥候探马,跑马估算附近各条道路的远近,以对照纸面上记录的信息。

所以他现在脑子里记得,从平乐府到贺县的驿道长度、官府的册子上是二百三十里。

如果坐视吴高军正常行军,吴高将于五天后,即中秋节前后到达贺县!盛庸军主力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这或许也是吴高决策先走贺县的理由。

一旦吴高到达了贺县,他南下可以去广东布政使司的广州府;还可以先走山路去韶州府(韶关),然后去江西布政使司……

朱高煦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定下了此役的战略目标,尽力歼灭吴高军,最少应该把吴高军驱赶去广东布政使司方向!

否则湖广的大会战是不是应该打,就得重新考虑了。

朱高煦沉默了一会儿,依旧把盛庸的军令给在场的大将们传视。他接着看陈贞的奏报。

陈贞接替王斌兵权后,离着吴高军将近一百里远、尾随行军;他又把伤兵留在一个寨子里,留下一个百户队保护伤兵,率前锋主力继续向东进军。等吴高军离开乐平府城附近之后,前锋军便能与朱高煦的中路军主力会合。

……八月十一日下午,朱高煦麾下的军队陆续从浮桥渡过了乐川水。前卫王彧部未能在中午之前修建好浮桥,但也比他起初说的“最早晚上能通行大军”提前了不少。

果不出其然,此时吴高军还未全部渡过漓江,不过大部人马已经到了漓江北岸。

这时两军的距离已经非常近了!双方的军队都位于平乐府城的东边,中间隔着一道绵长的山脉;山脉西头直抵漓江江畔。

陆续有斥候就近回来了,到中军禀报军情。

朱高煦很快了解到,吴高军一部人马、已经率先占领了靠近城池那边的一处山脉高地。

“去前军传令王彧,立刻进占城东山脉。在敌军前锋的东边择地立营,修建工事!”朱高煦当机立断道。

“得令!”拿着令旗的亲兵应了一声,拍马冲出中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