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页

此物乃张皇后赏赐给张辅的东西,但作画的人是郭资,上面盖着郭资的一排印章。盖了那么多印章,显然是郭资的满意画作。郭资虽是朝廷大臣,却也精通绘画;当年太宗皇帝想迁都北平之时,修建皇宫的设计图纸,便交给了郭资操办。

张辅坐在椅子上等着后面要见的人,趁空闲再度琢磨了一番此时的形势。他仍然认为,汉王叛军会来湖广、进行一场决胜全局的会战!

汉王用兵,张辅从来不敢轻视。但世人往往因为汉王是藩王,便容易忽视了他同时也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

无论是因为张辅与汉王并肩作战时的亲眼见闻,还是在此之前薛禄、顾成、吴高被痛打惨败的事实,张辅都很认可汉王的统兵能耐。

现在张辅的决策亦未改变,他准备凭借绝对优势兵力,将主要的力量投入到这次会战之中。主力决战、影响深远,这是凌驾于所有事情之上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的胜败得失,张辅都不太放在心里。

他曾有过担忧、畏惧失败等疑虑,但这一切都不如对胜利的渴望那般强烈!

于公,此役乃保卫当今天子的皇位之战,事关大明万里江山的归属。

于私,张辅出身功臣武将之家,战争就是他一生的追求。若能战胜当世最善战的亲王,他全身的每一根汗毛,必定都会感受到满足与自我认可感;至于征安南国之战打那些乌合之众,张辅连一点成就感也没有。

又至于此时官军与叛军的兵力多寡对比,也是不必计较的,因为在战场上胜利就是胜利,不需要有任何理由!

回报当然也是难以想象的。汉王叛军起事以来,本朝多位名将一败涂地;在此紧要关头,他张辅终于横空出世,力挽狂澜,救社稷于危难之中!整个洪熙朝,论功劳谁敢争锋?别说洪熙朝的君臣,便是圣上以后的子孙后代,也不敢薄待张家。而英国公在青史上的善战之名,不说与霍去病岳飞等相提并论,至少也不会排名太低。

张辅悄悄地寻思着:打赢了这一仗,我要卸甲写本兵书,好叫后世敬仰我的威名之时,便于观摩。

……雷填是最后一个被张辅接见的人。

耿浩在行辕外,等到雷填出来时,却见雷科官的脸色十分难看。他迎上去,抱拳问道:“雷科官,张大帅允许咱们回京了?”

雷填点了点头道:“最迟明天就走。”

那靖江王的夫人耿氏乘坐车轮舸走水路,明天是肯定到不了长沙的。耿浩想到这里,顿时觉得秋意深浓,让人隐隐有点伤感。

“对了,张大帅见我……”耿浩随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