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页

此前,汉王府对瞿能下达了按原定方略进军的命令。瞿能很清楚汉王的考虑,便是以攻代守,放弃对四川的增援;意图以湖广会战的胜利、来挽回此时的危险局面!

汉王似乎也意识到了,瞿能部走这条路,会有各种凶险。所以瞿能拿到的军令里,除了长史府写的照方略进军的命令,还有汉王亲笔加注的一行字:相机行事。

那四个字的意思,便是允许瞿能在实在无法完成既定方略时,可以改变路线;毕竟如果无法完成计划,北路军过去送死、还不如放弃。

就在这时,两骑向驿城的大门奔来了。不一会儿,便有一个陌生武将快步爬上了城墙。武将被查过印信之后,走到瞿能面前,他单膝跪地,呈上一封信道:“大帅,此乃守御府北司的弟兄刚送到辰溪据点的消息!”

瞿能接过来,看了一眼漆封,撕开信封,看信里的字:常德府柳升军已倾巢而出,向东南官道开拔。

看完这个消息,瞿能的神情变得更加凝重;他的面相一向比较严肃,此时表情忽然非常可怕!

……常德官军放弃城池,向南进军。这个动静表明,敌军大将已经提前猜到了瞿能的意图,判断出瞿能军不会去常德府。

第五百零八章 恨意难平

夕阳的余晖落在沅江的起伏波浪上,鳞光闪闪。这时候瞿能军约七万人已在各处扎营。照两天前的军令,各部大将陆续来到了中军行辕议事。

站在公案一侧的斥候营武将,尚不了解刚刚的军情变化。他正向周围的大将们讲述前方地形。

武将指着桌面上的图叙述着:“从辰溪县往东、至溆浦县,此段路并不算难行;我部大军只要沿沅江东进,三天后便可抵达溆浦县。但继续东行,便会进入梅山北麓山区,无官道可走,只能走山谷间的小路。

大军将兵分三路,斥候营将士已探明道路,会派人作为各路大将向导。大军大致沿渠水以南的山谷道路行军,翻越梅山北麓群山之后,在新化县附近重新聚集……”

瞿能一直没有吭声,他甚至有点走神。后面大伙儿说的话,他也没太留心听了。

常德敌军的动静,属于汉王守御府北司打探到的消息;今天黄昏时才收到的奏报,瞿能尚未公诸于众。他也没决定好,此刻该如何抉择。

议事的时间并不长,诸将见瞿能无话可说,纷纷告退。

没过一会儿,瞿良材亲自沏茶过来,双手恭敬地敬茶上来。瞿能看着唯一的亲人,他的神情难得地没那么严肃了,他温和地说道:“你不用在这里侍候着了,去军中瞧瞧罢。”